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从总书记下田,看粮食安全的“加减法

2023-05-21 分享: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到基层调研,田间地头是他最常去的地方之一。风吹麦浪,小满将至。这一次,总书记走进河北省沧州市的旱碱地麦田。

图片

5月11日上午,习近平在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考察时,同种植户、农技专家亲切交流。

半年前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被摆在建设农业强国头等大事的位置。办好这件“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

增产、减损,一增一减,“加减法”里是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方法论。

地为粮之本。做好“加法”,要向土地要潜力。比如高标准农田建设,比如盐碱地开发。

盐碱地,也就是沧州当地老百姓口中的旱碱地。在耕地资源本就紧张的我国,盐碱地有15亿亩,其中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如何唤醒这笔“沉睡”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深为牵挂。

2021年10月,山东东营市黄河口,昔日盐碱地正变为年轻的沃土,总书记走进黄河三角洲农高区。“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总书记勉励道。

这次河北之行,总书记来到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他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

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做好“加法”,还要向科技要潜力。“耕地就那么多,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

此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麦田里同农技专家、种植户亲切交流,询问旱碱麦产量、价格、品质、收益等。

“种、肥、播、管”,离不开广大农民的辛勤劳作,也少不了科研工作者的贡献。谈到盐碱地综合利用,总书记嘱托,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我反复思考,感到有一条必须明确,就是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专门强调了“种子”问题。“这设备那设备,这条件那条件,没有良种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粒种子,浓缩着保障粮食安全的深邃考量。正如总书记所言,“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中国种、中国粮,端牢中国饭碗里有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有于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也有“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智慧美德。

一组数据,彰显“节粮减损”何其重要:

据有关机构估算,每年损失浪费的食物超过22.7%,约9200亿斤,若能挽回一半的损失,就够1.9亿人吃一年。

一个现状,彰显“节粮减损”何其紧迫:

看生产,我国人多地少、环境约束趋紧,粮食生产虽连年丰收,但越往前走越难;看需求,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已是不小挑战,何况消费还在不断升级,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减损也是增收。食物采收、储运、加工、销售、消费的每个环节处理不到位都容易出现损耗。防止“跑冒滴漏”,2021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从生产、加工到消费等各个环节提出要求。

节粮也是增产。“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对浪费粮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指示,并以身作则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新风尚。从开展“光盘行动”到提倡健康饮食;从宣传教育到制度约束,节约粮食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我们小时候都接受了这方面的严格家教,不要说剩饭,就是一粒米家长也不让浪费。”家风化雨润物无声。

因为扛过锄头挥汗如雨,所以更知粒粒皆辛苦;因为过过苦日子,所以立志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走在田埂上,沃野铺展,脚步坚实。做好粮食安全的“加减法”,挑上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14亿多人的中国饭碗越端越稳、越端越牢。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