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百个瞬间说百年】1964,“两弹一星”建功勋

2021-05-29 来源:新华社 分享: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我国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上空闪过一道强烈亮光,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巨大火球转为蘑菇云冲天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试验场区欢声如雷,全体参试人员热泪盈眶,激动万分。

两个小时后,周恩来陪同毛泽东等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职人员。他满面春风地宣布了这一喜讯,人们欢呼雀跃。当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送消息,《人民日报》为此刊发了号外。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新华社图片

“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重视科学技术、果断决策的结果,更是凝聚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智慧和辛劳的结晶。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决定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尖端科学技术。我国国防尖端科技贯彻执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建设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新华社图片

1962年11月,中央成立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专门委员会(简称中央专委)。在中央专委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国“一盘棋”,协同攻关,大大加速了“两弹一星”研制进程。原子弹研制率先于1964年实现突破。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新华社图片

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投身到“两弹一星”的研制中。他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舍弃需要个人舍弃的一切,默默无闻地工作,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曾身居海外的科学家,抛弃比较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物质生活待遇,相继归国效力。

伟大的事业铸就了伟大的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总策划:周红军

监制:朱永磊 安传香

策划:翟子赫 王莹

文案:王莹  闪睿(实习生)

设计:樊珊珊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简史》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

图片来源:新华社

新华网新闻中心出品

关键词 >> 两弹一星,党史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