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七一勋章”获得者|渡江英雄马毛姐:跟着共产党,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

2021-07-05 来源:新华网 分享: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渡江英雄马毛姐:跟着共产党,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

新华社记者徐海涛、王菲

一个14岁的渔家小姑娘,冒着枪林弹雨,咬牙忍受着手臂上的枪伤,一夜驾船六渡长江,把三批解放军送到南岸……这是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撑?

“跟着共产党,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就是这句朴实而坚定的话语。

从“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伟画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巨变,信念一步步变为现实,如今86岁的马毛姐,既是亲历者又是建设者、贡献者。岁月如梭,她初心如磐,信念永远。

这是马毛姐肖像(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年龄最小的“小船工”,渡江战役立大功

【小女孩勇护“生命之舟”】

1949年4月20日夜,百万雄师在千里江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20时许,渡江战役在中线安庆至芜湖间率先打响。在夜幕掩护下,突击船像离弦之箭,直驶南岸。船过江心,南岸国民党军队的轻重机枪猛射过来。

“照明弹和火光将夜里的长江照得透亮。”当年仅14岁的马毛姐,是年龄最小的船工。她负责掌舵,眼睛不太好的哥哥划桨,从无为县(今无为市)的长江边出发渡江。“不知道害怕,一心想着送解放军过江。”她说。

“当时母亲岁数小,体格瘦弱,又是女孩子,最初解放军不同意她上船。”马毛姐的女儿刘光林说,是妈妈趁人不注意,偷偷上了船,当解放军在船舱里发现她时,船已经驶离了江岸。

渡江战役纪念馆里以马毛姐为原型设计的雕塑。(渡江战役纪念馆供图)

茫茫江面上,机枪子弹拖曳着火光,向渡船迎面打来,炮弹在江面上炸起一个个水柱。与马毛姐同行的四艘船中,有两艘被炮弹炸毁。

“敌人在南岸不断地放照明弹,飞机也来回飞,子弹像雨点一样飞过来,落在船边上……”72年前的情景,马毛姐记忆犹新。

敌人的子弹密集袭来,打烂了船帆,有一颗从她右臂穿过。简单包扎、忍着伤痛,马毛姐和哥哥拼尽全力往江对岸划去,整晚横渡长江六趟,把三批解放军送上南岸。

【“马毛姐”们用小船划出渡江战役的胜利】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6月2日解放崇明岛,渡江战役胜利结束,加速全国解放步伐。

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千千万万个像马毛姐一样的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渡江战役中,每一名解放军战士的身后,至少站着10位支前群众。”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施昌旺说。

渡江战役中,仅安徽无为、宿松、怀宁三地就分别有2000多名船工参战,有的父子、兄弟、兄妹齐上船,运送大军过江。其中仅无为就涌现出一等功臣296人、二等功臣937人。有的支前船工牺牲了,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2021年6月29日,马毛姐获颁授“七一勋章”。“这个荣誉不仅属于我,更属于渡江战役全体支前船工。相比于荣誉,我为党和国家做的事情太少。”她说。

6月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马毛姐(右一)和社区居民交谈。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从贫苦童养媳到“人民的服务员”

【贫苦童养媳“向阳生长”】

马毛姐是个苦出身。

1935年9月,她出生在无为县马家坝村一个贫苦渔民家庭。“家里以打鱼为生,打到的大鱼渔霸要抢,小的卖不上钱。经常没饭吃,出去讨饭,还被狗追着咬。”马毛姐说,为了减少一口人吃饭,她六七岁就被送给别人家当童养媳。

1949年2月,解放军解放了长江北岸的无为地区。“解放军赶走了渔霸,还给我们分田、送粮食。”马毛姐说,她也得以回到自己家,心中明白了一个朴实的道理:只有共产党心里装着老百姓!

渡江战役前夕,马毛姐积极报名参加了渡江突击队。“我想把解放军送过江,让那边的老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

信念一旦萌发,便会向着太阳生长。新中国成立后,马毛姐进入学校读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年满18周岁,她就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1954年6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支前模范”永做“人民的服务员”】

作为渡江战役“一等功臣”“支前模范”,马毛姐参加工作后却从不以功臣自居,听从组织安排,先后在合肥车站区针织厂、合肥车站区被服厂、合肥五金六厂、合肥帽厂、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等单位工作,从不挑拣岗位、讲求待遇。

“党叫干啥就干啥,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马毛姐说,无论是一线当工人,还是做妇联、工会工作,她都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老百姓服务。

作为功臣、劳模,马毛姐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但她从不向组织提个人利益上的要求。

退休以后,她也没有闲下来,经常到机关、学校、工厂等地作报告,义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300多场次。

几十年来,马毛姐的岗位多次改变,不变的是对党的忠诚。她经常说是党给了她一切,“我要把一生奉献给党的事业,全心全意做好人民的服务员”。

3月28日,马毛姐回到家乡安徽省无为市刘渡镇马坝村,与当年的姐妹们话家常。新华社发(郑远 摄)

永远跟党走,未来更美好

【景美民富,家乡展新颜】

前不久,马毛姐回到了家乡无为市刘渡镇马坝村。

进入村庄,一幢幢两层、三层的漂亮新房依水、沿路而建,花草树木成行,生活设施完善。新居、稻田、荷塘、蟹池、花木……这个昔日长江边的偏僻渔村,如今已成为景美民富的美丽乡村。

而整个刘渡镇,2020年实现了最后一批27户78人成功脱贫,全年新建12.6公里的水泥路面村级道路,实施93个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

“变化太大了!以前我们只能以船为家,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房子。以前的臭水洼,现在变成了荷花塘、螃蟹田……”对比今昔,马毛姐满怀喜悦,更充满欣慰,“没有共产党,穷人就过不上好日子”。

她现场给家乡的学生们上了一堂党史教育课,叮嘱他们“要义无反顾地跟共产党走”“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更有本事为人民服务”。

3月28日,马毛姐回到家乡安徽省无为市刘渡镇马坝村,给家乡的学生们讲述当年的战斗经历。新华社发(郑远 摄)

【未来更美好】

“马毛姐是人民的功臣,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无为市刘渡镇党委书记刘俊说,作为基层干部,要学习马毛姐忠诚于党、爱党护党的品格,践行初心、一心为民的追求,无怨无悔、砥砺前行的忠贞,知重负重、锐意进取的坚韧,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在新征程上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马毛姐说,新旧社会对比,感受更深。医疗保险、义务教育、脱贫攻坚……这些关系民生的党的好政策,她特别拥护。“跟着共产党,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这既是真理,也是现实。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盛,我们永远跟党走,未来一定更美好!”

关键词 >> 党史,七一勋章,马毛姐,渡江战役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