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四川疾控:省外人员来(返)川后尽快做一次核酸检测

2021-12-28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 分享:

程刚 袁珩 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12月27日,四川疾控中心官方微信发布消息:12月2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2例(陕西152例,其中西安市150例、咸阳市1例、渭南市1例;广西7例,均在防城港市;浙江1例,在绍兴市;广东1例,在东莞市;四川1例,在成都市)。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要求,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四川省疾控中心提示您:

重点管控措施

1、对12月4—9日途经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来(返)川人员再梳理再排查,实施3天内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补足检测频次。

2、对12月14日以来有西安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直至离开西安满14天,隔离期间每3天完成1次鼻咽拭子核酸检测,第14天采用“双采双检”。

3、交通、民航、铁路等各部门,对西安来(返)川人员,要查验健康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好人员信息登记和推送。

4、对12月14日以来有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旅居史的入(返)川人员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每3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直至离开旅居地满14天为止。

专家建议

随时关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变化情况,近期重点关注西安市、咸阳市疫情,不前往高、中风险地区以及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如您近期有西安旅居史,收到提醒短信或健康码变为“黄码”,请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旅居史,按要求做好核酸检测,配合做好隔离管控措施。

省外人员来(返)川后尽快做一次核酸检测,并保持简约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聚集、不串门。建议公众不要急于和省外、境外来(返)川亲朋相聚。

违反防疫规定,瞒报、谎报旅居史、接触史等疫情相关信息,导致疫情传播或者其他严重违法后果的,须依法承担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广大农村地区要提高防范意识,严控聚集性活动;做好村居环境的日常清洁与消毒;不扎堆、少串门、少聚集,公众尽量少去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确需前往时要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返回后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公众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场所管理规定,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尽量少触碰扶手等公共物体,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各类公共场所、经营场所严格落实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测温、消毒、通风、监督戴口罩等防控措施。

赶紧接种加强针。加强针可以使逐步减少的中和抗体快速增长或反弹,从而产生更好的保护效果。符合条件的人员请尽快接种。

重点轨迹 / 地区

搭乘过以下交通工具的来(返)川人员,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旅居史,配合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有以下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旅居史,配合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公众关切

问:“两节”期间,对人员出行有什么要求,需要注意什么?

答:谨慎出行。“两节”期间,倡导非必要不出川,少聚集、少出行,确需出行的,应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及空间密闭的场所活动。

在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场所等高风险岗位工作的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必须出行的需脱离风险岗位后完成7天集中隔离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行,并向单位或社区报备。

不去中高风险地区。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发生疫情的地市,如确需出行应提前了解当地防疫政策,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申报、健康码亮码等准备。

问:“两节”期间,家庭、朋友聚餐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答: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两节”期间,要严控聚集性活动。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活动规模。自行举办5桌(即50人)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个人,须向属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备,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规定。

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尽量不参加聚餐聚会。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