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成功投用

2022-07-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在御 王君妍 分享: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成功投用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开发项目在渤海海域锦州31-1气田点火成功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

中新网天津7月18日电 (王在御 王君妍)记者17日从中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开发项目在渤海海域锦州31-1气田点火成功,深埋于地下2000多米的天然气气龙通过水下采油树系统稳定输送到平台火炬臂,单井试采气量达31万方/天,可供1500个家庭使用1年。

渤海油田是中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是中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渔业、航运和油气开发产业发达,海区多功能重叠。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开发项目在渤海海域锦州31-1气田点火成功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开发项目在渤海海域锦州31-1气田点火成功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

自2019年起,中国海油就着手开展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技术攻关,探索渤海油田新的开发模式,计划通过水下生产系统来代替海面上的导管架平台,从而实现在不影响航运等用海需求的情况下有效开发油气资源。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钻完井)喻贵民介绍,目前渤海有十余个油气区块的储量动用受到限制,浅水水下采油树的成功研发应用,可释放超过油气储量,将为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油当量贡献十分重要的力量。

水下采油树是水下生产系统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之一,它连接了来自地层深处的油气和外部的油气运输管道,可以控制油气的开采速度、实时监测和调整生产情况,就像是油气田井口的智能“水龙头”。长期以来,全球仅有少数几家欧美公司掌握水下采油树的设计制造。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开发项目在渤海海域锦州31-1气田点火成功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开发项目在渤海海域锦州31-1气田点火成功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

自主研发中国首个浅水水下采油树面临着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高难度挑战。为此,中国海油组建了联合攻关团队,历时三年,攻克了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技术难题,国产化率达到88%。

该水下采油树总成长宽为3.3米,在高度上仅2.65米,整体重量24.8吨,相较于常规水下采油树高度降低近25%,重量降低35%,具备紧凑型、轻量化特点,同时还专门设计了“全包裹”型外部的防护装置,可有效避免渔网拖挂和船舶抛锚下砸等安全风险,更加适合浅水使用。整体设计理念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整套系统可以在海底正常运行15年。

中海油研究总院总经理米立军表示,中国首套国产化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的成功自主研发,解决了渤海油气开发的难题,还可为国内外其他海域同类型油气田的开发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对于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