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探访帕米尔高原上的“桃花源”:渐展“富村山居”图

2023-0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苟继鹏 分享:

探访帕米尔高原上的“桃花源”:渐展“富村山居”图

康苏镇全貌。(无人机照片) 刘学文 摄

中新网新疆乌恰5月7日电 题:探访帕米尔高原上的“桃花源”:渐展“富村山居”图

作者 苟继鹏

立夏时节,沿着中国最西边的县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向西南出发,群山寂静,雪峰耸立。行车50余公里后豁然开朗,记者来到了乌恰县康苏镇。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间绿树成荫,宛如一片“世外桃源”。

登高极目远眺,一排排设施农业大棚整齐划一,一棵棵杨树绿意盎然,一株株沙棘连片成林。不远处,克孜勒苏河与膘尔托阔依河汩汩流过,浇灌出一片绿洲。当地民众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曾被称为“玛依喀克”,柯尔克孜语意为“晒得冒油的戈壁滩”。经过10余年的植树造林和设施农业建设,成功改良戈壁荒滩8万余亩,共有2200余名牧民搬迁至此,并划分成克孜勒苏村和阿依尕特村,归属康苏镇管理。阿依尕特村还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康苏镇阿依尕特村的设施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辣椒。 苟继鹏 摄

康苏镇阿依尕特村的设施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辣椒。 苟继鹏 摄

乌恰县地处帕米尔高原北部,平均海拔2890米,是一个以传统畜牧业为主的典型高原牧业县,山地、戈壁、荒滩占总面积的98%。为了让高原牧民走向定居、多业发展的致富道路,从2005年开始,乌恰县着手规划实施连片搬迁定居计划,并将原来的玛依喀克确定为牧民定居点。

“这里平均海拔1840米,年均气温在10℃以上,周边有两条河流,水资源相对丰富,是全县唯一一处土地平坦广袤、水资源丰富、土壤碱性较小的高山平原地区。”康苏镇党委副书记陈利平说。

于是,自2006年起,乌恰县将膘尔托阔依乡、波斯坦铁列克乡、吉根乡、铁列克乡、乌鲁克恰提乡等7个乡镇的农牧民从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搬迁至此。他们植树造林、开山修路、修建温室大棚,在帕米尔高原深处,于群山之中造就了一方宝地。

当记者走进康苏镇阿依尕特村的设施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栽种、管理、采收。这些大棚里,西红柿、辣椒、莲花白、桃子、葡萄、无花果等果蔬应有尽有。吐尔地巴依·米马特拉家种植的大棚里,草莓已经成熟了。他说:“我们都是绿色种植,别看草莓个头小,可是甜得很。”

今年48岁的吐尔地巴依·米马特拉是最早搬迁下来的牧民之一。他说,怎么也没想到曾经只会放牧的自己,如今竟靠着大棚种植技术每年增收5000余元。去年,他在大棚里种了一茬莲花白就挣了3500元。“今年我刚种下圣女果和草莓,应该会比去年挣得多。”吐尔地巴依·米马特拉满怀期待地说。

正在大棚内指导村民种植的康苏镇副镇长苏鹏说,如今康苏镇设施农业大棚已有589座,其中林果棚272座、蔬菜棚317座,大棚里的蔬菜和水果三分之一供应给乌恰县居民,设施农业已成为当地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有力保障。

随后,记者来到村民吐尔地·乌斯曼家,木制秋千在门外显得格外别致,小院里的核桃树、苹果树生长茂盛。吐尔地·乌斯曼热情迎客,讲述起搬迁后的变化。

“过去没有搬迁时,我家在离这里十几公里的山区里。那时,山上交通不便,时常没有信号,还经常有雨雪天气,山区的牧民生活很贫苦。”吐尔地·乌斯曼说,搬迁定居后,村民们享受了更多的好政策,用上了稳定的电,喝上了干净的水,现在一年四季都在大棚里种蔬菜水果,牛羊养殖也不需要转场放牧,大家的日子正越过越好。(完)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