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在冷湖的星空与旷野中,探索中国科幻的未来

2023-10-2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

▲4月12日拍摄的冷湖黑独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杰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杰、顾玲

夜幕降临,冷湖的天空上繁星闪耀,银河仿佛就在眼前流淌。半个多世纪前,一批石油人披星戴月,冷湖第一次出现在中国西北的版图上;如今,又一群奋斗者来到冷湖,在冷湖的星空与旷野中探索中国科幻的未来。

冷湖是蒙古语“奎屯诺尔”的意译名,意为“湖水冰冷异常”。地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的冷湖镇,常住人口一度不到300人,被称为“中国最孤独的小镇之一”。

凭借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资源禀赋,冷湖已成为科幻创作想象力的源泉。自2018年创办以来,冷湖科幻文学征文孕育了大量优质作品,受到广泛关注,初步形成“冷湖效应”。

以冷湖之名

“极目中没有一棵树、一根草,越野车在一望无际的路上颠簸不停,甚至可以闭着眼开车。”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对冷湖的印象十分深刻。在他看来,实地看到“火星”时的感官震撼是无法通过查资料、看照片获得的。

冷湖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常年寒冷多风,少雨干旱,昼夜温差大,四季不分明,属典型大陆性气候。这里有着规模宏大、形态各异的雅丹地貌,“犹如外星表面”。

从冷湖镇出发,沿着215国道驶入“火星一号”公路,车窗外大风呼啸而来,雕刻出形态万千的雅丹群,其形状犹如宫殿、城堡、飞禽、走兽。驶出此起彼伏的土石山丘,由白色集装箱拼装而成的一处营地横亘在戈壁中,恍惚间让人产生置身于外星基地的错觉。

如今在冷湖,从火星小镇迈向科幻之城,废墟、沙漠、天文台、火箭基地,多种时空的元素在这里交汇,为人们的创作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2018年,第一届冷湖科幻文学征文,来自五湖四海的投稿纷至沓来。

2019年,在海西州出生长大的青年科幻作家于鲲在辞职后全心投入科幻写作。在查阅国内科幻奖项信息时,于鲲偶然看到冷湖科幻文学征文通知,于是以一篇8万字的小说投稿,获得第二届冷湖科幻文学征文中篇二等奖。

“投完作品之后我才知道竞争十分激烈,要经过三轮双盲审,并有中国科幻界的‘四大天王’坐镇终审。”于鲲说,得到第一座科幻奖杯,让坚持创作的他看到了希望。此后,于鲲以“分形橙子”的笔名,接连斩获了科幻银河奖、星云奖、晨星奖等奖项。

今年,第六届冷湖科幻征文共收到1042篇稿件,总字数超2300万字。《科幻世界》副总编辑、冷湖科幻文学征文评委会主席姚海军说,不少年轻创作者从冷湖这片奇幻之地获取灵感、汲取动力,成长为中国科幻的新生力量,冷湖科幻文学征文也成为国内原创科幻作者的重要创作平台。

自带科幻感的火星小镇

“通过打造科幻IP,冷湖实现了从地下石油到地上星空的华丽转变,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冷湖科幻文学征文创始人之一、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这样评价冷湖的发展。

国内首个以地名命名的科幻文学征文,为何诞生在冷湖?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质勘探队在冷湖地区发现油田,各族儿女背起行囊、告别家乡,来到戈壁深处,将冷湖油田建设为当时全国四大油田之一。据资料记载,冷湖最繁华时人口达10万人之多。

随着油井枯竭,大批石油职工和家属搬离,冷湖变成一座无人区中的空城。如今,在冷湖石油基地遗址中,一排排残垣断壁仿佛仍在诉说那段沉寂的历史。

2015年,时任海西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的田才让来到冷湖工作。“那时的冷湖,资源枯竭、人口不断外流,交通可达性极差。”现任冷湖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的田才让说,看到冷湖规模宏大的雅丹地貌后,他们萌生了发展旅游的想法。

没有机场、远离大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这些摆在眼前的问题让投资人望而却步。“酒香也怕巷子深,有的公司宁愿毁约也不愿意投资,人们缺少一个来冷湖的理由。”田才让说。

几番受挫,田才让并没有放弃。2017年,一个偶然机会,他认识了曲向东。曲向东是北京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从事深度文化体验产品设计工作。看到冷湖的风景照片和视频,曲向东惊叹不已。

“荒凉的土地,多样的雅丹地貌,这不就是‘火星’吗?”结合科幻小说和电影中兴起的“火星热”,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冷湖打造“火星”文旅品牌,用科幻赋予冷湖第二次“生命”。

中国科幻的西部高地

“这里是冷湖火星营地,国内首个火星模拟登陆基地。”冷湖火星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袁振民介绍,“冷湖火星小镇”计划自2017年启动以来,致力于打造以科技、科普、科幻为核心的文创旅游基地,因此火星营地更加注重科普教育。

作为深度科幻迷,从事旅游策划行业的袁振民选择从北京来到冷湖。在冷湖,袁振民被称为“火星移民局局长”,她和团队参考火星环境,建设营地的睡眠舱、指挥舱,并开设了专家设计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等教育课程和火星主题任务。

距离冷湖镇区不远的黑独山,因其独特的黑色雅丹地貌酷似月球表面,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

告别落寞空城,冷湖正迎来新生。

2021年8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邓李才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冷湖赛什腾山光学天文台址勘选结果:基于连续3年的观测数据,确认青海冷湖赛什腾山是极佳的光学/红外天文观测台址。

这一科研成果发表后,在全球天文界引起强烈反响。

站在冷湖石油基地遗址,遥望远处的赛什腾山,一座拥有国际一流观测条件的天文基地已初具规模。目前,已有总投资达27亿元的望远镜项目落地冷湖,冷湖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天文观测基地。

“发展科幻产业,冷湖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但核心还是科技。”田才让说,为保护天文观测环境,冷湖已经将全域1.78万平方公里纳入暗夜星空保护区。

今年1月1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对冷湖暗夜保护核心区内的光源种类和亮度,以及所有户外固定夜间照明设施的照射方向等进行了严格划分管理。

近年来,电影《流浪地球2》、电视剧《三体》等科幻作品,让科幻文学IP再度“出圈”。国产“科幻热”,反映了中国科技实力与影视工业的蓬勃发展。

“冷湖有着辉煌的历史与浪漫气质,这里的奇幻地貌十分适合科幻影视创作,是一座宝藏之城。”谈到自己的家乡冷湖,电视剧《三体》总导演杨磊说,中国式科幻应该反映国家的历史和现实生活,要用中国人的价值观去表达对未来的看法,希望能将冷湖科幻文学的作品搬上银幕,让更多的人走进冷湖,爱上中国科幻。

博纳影业集团制作总监曲吉小江说,冷湖已经成为极具科幻想象力的空间,加上大量天文望远镜落户,以这片土地为题材,将创作出优秀的科幻影视作品。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