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新华视点丨儿童友好城市:“1米高度”如何更好看世界?

2023-11-21 来源:新华网 分享: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  题:儿童友好城市:“1米高度”如何更好看世界?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郑天虹、白瑜、谢樱

当人们俯下身子,体验“1米高度”看世界的时候,一切变得不同,而这些不同关乎我们的未来。

11月20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儿童日。2022年,我国在14个城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建设。“新华视点”记者在多地走访发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已带来一系列变化。

11月17日,家长带着儿童在深圳北站中心公园的星球主题乐园玩耍(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多地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按照多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全国范围内将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让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目前,多地正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步伐。长沙开展“儿童友好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已进入第二轮;深圳出台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地方标准《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广州把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纳入“十四五”规划。

在一些城市,儿童出行正变得更安全、更温馨。

深圳开通的儿童巴士有专门的儿童座位,北京东城小报房胡同为儿童设计了“1米高度”彩色步道。温州市开通首条“红领巾”微公交线路,同时引入共享单车“叮当车”。长沙在学校周边马路上画了超200条“爱心斑马线”,长沙麓山国际第二实验小学首创学生地下接送系统,在运动场下架空层修建车库,新增240多个停车位,缓解因校园周边交通拥堵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漫步一些城市可以发现,以“1米高度”儿童视角为标准的改造越来越多。

11月19日,孩子们在“儿童友好艺术村”深圳市龙华区上围村的儿童乐园里玩耍。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很多城市增设了70厘米的儿童专用垃圾桶,医院里多了50厘米的儿童专用扶手,公交车上加配140厘米的儿童拉手,公共卫生间增加儿童洗手盆。公共儿童活动空间纷纷用上软胶地面、防碰撞保护垫、隔音屏等。

城市社区里也有了更多儿童“微空间”。几个月前刚落成的广州广九社区儿童公园,经过改造,变身明黄色的儿童公园,儿童拓展游戏墙、童车小跑道、爬坡滑梯、跳房子、共享书屋等一应俱全,成为遛娃好去处。

儿童友好自然生态建设也在同步进行。水、沙池成为儿童公园的标配,对于公园绿植也有要求。如深圳市要求,即便是最小面积为2公顷的小型公园,也应设置沙地。当公园面积达到10公顷以上,就可设置戏水池。

与“儿童友好”的距离还有多远

何谓“儿童友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儿童具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与参与权四大权利,儿童友好的最基本内涵就是尊重儿童的这些基本权利。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目前一些城市适儿化的空间和设施数量还不充分,质量也有待提高。

——儿童活动空间“小”“远”“少”。

孩子的玩耍区域最好是在户外空气质量好、配备一定游乐设施的场所。但一些儿童公园规划面积较小,分布较散。有专家对广州的儿童公园体系做过研究——若只出行半小时,只有少数人能利用儿童公园资源;扩大到出行一小时,儿童公园资源才能覆盖广州绝大部分儿童群体。

不少家长说,周末去一趟儿童公园,要开很长时间的车,车位难找;好不容易进了公园,每个游乐设施都是人挤人,孩子玩不尽兴,家长还担心安全。

——城市建设管理仍不够精细,软件资源配套不足。

记者注意到,每到周末,不少家长希望带孩子去绿道骑行,但因缺少适宜儿童或亲子骑行的车道,不得不驱车30多公里到专门地点骑行拉练。有些城市的街道仅设置了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一些共享单车骑到人行道上,给步行上学的儿童带来安全隐患。

深圳市沙河街道文昌街社区妇联副主席彭思思注意到,小区健身器材大多是居民共用的,很多性能不适合儿童。在儿童常活动的社区、学校、公园,空间布局、标识系统也不够优化,有些标识孩子看不懂,颜色也不够有吸引力。

——儿童的参与权易被忽略。

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儿童的参与权易被忽略。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调研员王慧芳说,很多家长、老师有“替孩子做主”的思想,对于“儿童参与”的认识不深刻,致使很多儿童生活主题单一,交往范围狭窄。

王慧芳说,目前儿童参与活动的途径主要来源于学校,儿童关系的建立同样侧重于同学交往,邻里交往不足,缺少自主选择的机会与平台;儿童的公共参与渠道较少,且内容、形式较单调乏味。

如何让儿童更多参与其中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应该倾听儿童的声音,让儿童更多参与其中。

深圳市沙河街道文昌街社区2023年成立了儿童议事会。每周末活动安排、院落环境卫生状况、空间使用等问题,都是孩子们重点关注、讨论分析的议题。社区儿童参与社区事务均可获得积分,兑换儿童空间的奖品。

2022年8月24日,威海市魏桥社区的孩子在社区儿童生活馆内听公益课堂老师讲授海洋生态保护知识。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在当前城市建设空间上“挖潜”,因地制宜创造更多儿童友好空间,是很多城市的思路之一。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生导师邓小飞说,对于空间紧缺的老城区,可考虑利用闲置或低效的土地资源,如废弃工厂等,改建或扩建原有儿童公园;还可在现有的公园、广场、街道等公共空间中设置儿童游乐设施,打造儿童活动场地等。

专家建议,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涉及各个方面,需要各地政府统筹协调,强化儿童工作“一盘棋”理念,使全社会形成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合力。

王慧芳说,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不可能仅靠政府推进。在执行层面,应通过市场机制与慈善机制更多更好配置社会资源,积极引导、支持更多经营主体与社会力量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不仅是国家政策,也是对城市环境的重塑。彭思思建议,除对儿童高频活动的城市空间进行适儿化改造外,学校、医院、校外活动场所、社区设施等关乎儿童教育、健康与休闲娱乐的地方也要充分考虑在内。要将儿童友好理念渗透到制度体系中,形成人人参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