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开幕 聚焦气候变化考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23-12-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

中新网上海12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大学承办的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12月15日在上海大学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气候变化考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上海市市长龚正,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高翔致辞指出,考古学界要积极推动学科融合,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不断以中国考古学新发展为世界考古学带来新动力、新机遇。今年是世界考古论坛创立10周年,每届论坛都致力于创新与合作,从考古学的视角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为全球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希望与会嘉宾在本届论坛激荡思想的火花,加强文明交流借鉴,为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贡献考古力量。

龚正致辞表示,近年来,上海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文明探源,促进文明互鉴,加强创新转化,从人类文明的演进中获取灵感和养分,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本届论坛集聚了近百位世界级考古学家和学者,相信一定能发掘出更多蕴藏在历史中的知识和智慧,为更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启迪。

李群致辞指出,中国积极推进新时代中国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希望树立“大考古”的工作思路,愿意与国际同行一起,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文明的兴衰,本届论坛的主题反映了当前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希望通过考古学的独特视角,探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增进国际学术交流互鉴,守护人类共同遗产,为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借鉴。

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开幕式,揭晓并颁发“世界考古论坛重大田野考古发现”。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世界考古论坛评选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和重要考古研究成果,对世界范围内德高望重、学术成就卓著的考古学家授予终身成就奖。开幕式上,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宣布,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荣获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宣布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重大田野考古发现”“世界考古论坛重要考古研究成果”获评名单,“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古蜀荣光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见证”“哥伦比亚亚马逊地区林多萨山地的彩色岩画”等9项获评重大田野考古发现;“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空间考古研究与环境危机:四十年的探索”等10项获评重要考古研究成果。高翔、龚正、李群等为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重大田野考古发现”“世界考古论坛重要考古研究成果”获得者颁发奖章及证书。

本届世界考古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将通过对气候变化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文化多样性和本土知识在气候适应中的作用、文明兴衰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等多项关键性议题进行深度讨论,旨在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历史中汲取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和智慧。

依照惯例,本届论坛还设置“中国考古学新发现与研究专场”,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近年来考古工作的最新发现与研究成果,这是新时代从考古学角度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深入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此外,论坛还将组织面向在校学生和上海市民的公共考古讲座活动,进一步促进考古成果的传播。与会专家还将赴上海博物馆、崧泽遗址博物馆、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以及江苏省金坛三星村遗址进行参观考察。

据介绍,“世界考古论坛·上海”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国际考古学界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旨在促进考古研究、传播考古成果、彰显历史文化遗产的现代意义。自2013年创立以来,“世界考古论坛·上海”逐渐发展壮大,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密切联系的纽带和推动全球考古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完)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