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行进中的低碳”:绿色交通正在成为中国人的自觉

2024-08-14 来源:新华网 分享: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题:“行进中的低碳”:绿色交通正在成为中国人的自觉

新华社记者黄扬、马欣然

“一小时可节碳150公斤,相当于种15棵树。”合肥氢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丁军这样形容氨柴双燃料动力矿卡的减碳能力。

去年11月,由他公司研发的中国首台氨柴矿卡在新疆运营。半年多时间,又将有4500辆氨柴矿卡在阿克苏、拜城等新疆多地矿区投放,内蒙古乌海、鄂尔多斯等地周边煤矿也提出总计逾1万辆的需求。

6月9日,一辆电动重卡在河北省沧州市境内的石黄高速黄骅服务区换电站更换电池。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中国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现阶段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交通用能占比约17%。其中,化石能源在交通用能中占比95%以上,发展绿色能源潜力巨大。

丁军认为,中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在绿色转型方面还很有“前瞻性和行动力”。

如今在中国,车水马龙间涌起低碳环保的“绿色潮流”,一场场交通出行领域的“绿色转型”正“加速行进”。

民众出行更倾向于“绿色座驾”,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高达51.10%;共享的单车、电动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全国刮起“骑行风”;各地加快公共交通电动化、氢能化,为出租车、公交车配置“绿色内核”。

中国的“绿色浪潮”已渗入“毛细血管”,各类绿色创新举措在县城屡见不鲜。

这是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展出的氢燃料城市客车(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清晨6点,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下塘公交站,市民刘先生等来了绿色外观的805路巴士。过去数月,他将搭乘这种“不排尾气只排水”的氢能巴士视为生活乐趣,“和普通巴士相比,氢能巴士起步、刹车时的乘坐体验更好”。

据长丰县科技局局长张帆介绍,当地今年已新投入运营10辆氢能公交,加氢10分钟,即可续航300公里,已累计减少碳排放约568吨。

2022年出台的《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显示,到2025年建成10座加氢站,氢燃料供给体系有序布局,示范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500辆。从地方规划可以看出,这个以科创闻名的中部城市已做好准备,迎接更多出现在城市街头的氢能源车辆与加氢站。

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积极探索绿色出行新模式,在成都彭州、南京溧水等地,氢能公交车也已实现“随便跑”,新疆克拉玛依将首条氢能公交示范线路列入今年规划之中。

近日,中国出台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对“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进行细化部署,涵盖“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等各个方面。

中国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伟认为,中国正在通过技术进步来推动减碳,加快推进运载工具的清洁能源化,包括电动化和氢能源等驱动装备的普及使用。

这是在安徽省合肥市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蔚来第二工厂拍摄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2024年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国家电投集团首席科学家柴茂荣分析,在政策推动下,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规模将逐步扩大,预计2030年以后,氢能汽车将进入全面推广期,乘用车和商用车并行发展。

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最新统计,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过燃油乘用车。分析认为,这是全球汽车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多年以来始终坚定减排决心,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中国面向民众积极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已有近20年时间,2019年发布的《绿色出行行动计划》更明确提出“提升绿色出行装备水平”“大力培育绿色出行文化”等诸多举措。

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1亿多人经常性骑车,或把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能源技术的演进也让骑行爱好者有了更多环保出行的选择。在江苏南京、上海临港、云南丽江等地,道路上已出现不少氢能自行车的身影。

2024年3月31日,第十九届中国黄山(黟县)自行车公开赛公路组正式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选手齐聚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新华社发(施亚磊摄)

“中国积极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使得民众对于新能源交通工具有更高的接受度。”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石磊说。

2023年发布的《中国公众低碳意识与低碳行为网络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生活知晓率已处于较高水平,分别达81.1%和86.7%。

“从向往,到倡导、追求,中国人的‘向绿而行’正在深入日常成为自觉。”石磊认为,中国对全面绿色转型的促进,也将给装备制造业、基础设施、服务业等领域带来更大机遇。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