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两会综合报道丨守护公平正义 服务发展大局 增进民生福祉——代表委员审议讨论两高报告

2025-03-10 来源:新华网 分享:

连日来,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进行审议讨论。

代表委员们认为,两高报告展现了司法机关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在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上取得的新成效,彰显了司法机关守护公平正义、服务发展大局、保障民生福祉的责任担当。

守护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稳定

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涉黑恶犯罪1.2万人,起诉“保护伞”74人;法院审结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4.9万件5.8万人,同比下降5.8%;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万件8.2万人,依法严惩涉缅北等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代表委员们认为,两高报告披露的这一系列数据,是司法机关以严格公正司法推动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的体现。

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高鑫代表在审议时特别提到“余华英拐卖儿童案”:“检察机关依法起诉、法院顶格判处死刑,体现了对挑战法律底线行为的‘零容忍’。”

他表示,司法机关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宁的神圣职责,对于大案要案,要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惩治,通过刑罚的及时性,有效回应社会关切。

随着互联网深度融入生活,网络空间治理更加需要司法发力。

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利用网络实施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458人,办理公益诉讼5061件;法院持续从严惩治网络暴力犯罪,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292人定罪判刑,以侮辱罪、诽谤罪对91人定罪判刑。

“两高报告披露严惩网络暴力,反映出司法机关守护网络清朗的坚定决心。”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代表认为,需构建“技术+法治+教育”的立体防线,通过算法识别谣言源头、完善平台责任追究机制,从根源遏制“按键伤人”。

维护社会稳定,源头在基层治理。

代表委员们注意到,两高报告均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各级检察机关领导包案办理信访案件4.8万件,重复信访同比下降19.7%;法院诉前化解纠纷1218.2万件,涉房屋买卖、信用卡、保证保险等案件均大幅下降。

安徽省濉溪县刘桥镇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人陈影代表分享了基层实践:“‘六尺巷调解法’将‘礼让和谐’的传统智慧融入纠纷调解,让村民从‘争地边’到‘让墙基’,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她建议,推广更多“文化+法治”融合模式,如依托地方戏曲、乡规民约开展普法,让法治精神在基层生根发芽。

服务发展大局 护航质效提升

“起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3.7万人”“依法再审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46件”“审结涉外民商事案件2.6万件”——两高报告中有关司法机关过去一年护航经济发展的成效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在江苏南京执业多年的纽思达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魏青松委员在讨论时说:“过去一些地方存在‘以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趋利性执法’等问题,导致企业成本高企。”他特别提到最高检督办的31件重点案件:“这些案例释放出明确信号,司法既要惩治犯罪,也要避免‘一刀切’伤及无辜企业。”

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进程中,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不可或缺。

2024年,全国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9.4万件,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6年来审结技术类知识产权上诉案件近2万件,其中涉战略性新兴产业案件数量和占比逐年攀升。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代表以“蜜胺”发明专利及技术秘密侵权案为例讲述司法创新实践:“该案涉及三省多家企业,通过跨区域联合执行促成全面和解,权利人最终获偿6.58亿元,既保护了核心技术,又推动行业合作升级。”

他认为,需进一步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探索“专家陪审员”“技术调查官”等制度,破解“高精尖”案件审理难题。

从长江十年禁渔到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司法机关坚持以“预防性+恢复性”司法理念重塑生态治理格局。

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3.6万人,办理公益诉讼5.7万件;法院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1.9万件,严惩污染环境犯罪,协同生态环境部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

广西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战略发展处副主任汤建伟代表表示:“去年漓江流域359件生态案件的办理,不仅惩治了违法者,更持续推深做实‘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全力守护河畅民安。”他建议将生态修复效果纳入地方政府考核,形成长效治理动力。

增进人民福祉 保障民生权益

两高报告显示,2024年法院审结涉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案件548.3万件;检察院起诉危害食药安全犯罪1.5万人,办理食药安全公益诉讼2.6万件。代表委员们表示,这是司法机关贯彻“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集中体现。

保障未成年人权益,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司法为民的重要着力点。

代表委员们认为,两高报告提到的“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发布家庭教育指导典型案例”等举措展现了司法机关积极作为,筑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防线。

“我注意到,两高报告同时提到法治副校长。我国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法院近4万名法治副校长切实担起守护责任。”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代表说,法治教育从课堂抓起,将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更多正能量。

针对农民工欠薪、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认定等民生难题,2024年法院审结劳动争议案件61.4万件,帮助追回薪酬285.4亿元。

重庆安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部副经理黄大勇代表对加强劳动者和特定群体权益保障的相关内容感受最深。

“以保安等服务业劳动者为例,就业市场存在社保缴纳不足、合同签订不规范等问题。”黄大勇说,“我们公司所在的渝北区检察机关通过举办培训会、设立检察服务站、加强普法宣传等方式对用人单位开展培训,提升用人单位依法用工意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依法保护农民工、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加强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群体权益保障;从严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

对于两高报告中提出的2025年相关工作安排,代表委员们认为,这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体现了法治温度,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