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小满时节湿热盛 养生“有度”别太“满”

2025-05-21 来源:新华社 分享:

5月21日为小满节气,此时江河渐满,万物生长。小满时节如何养生?中医专家建议,养生“小得盈满”即可,运动、饮食、睡眠等应讲究“有度”,不宜太“满”。

图为AI生成。

图为AI生成。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郭斌指出,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湿热气候明显。在运动方面,适当出汗有降低体温、排出湿气的作用,但汗出过度会使气随汗泄,耗损人体元气。因此,夏季运动须把握好尺度,不宜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下锻炼,运动强度也不宜过大,以运动后身体不感明显疲乏为度。

“入夏后,人的体力消耗大,进食量增多,易导致积食,饮食宜七分饱。”郭斌认为,此时应主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尽量避免吃甜、凉、油腻的食物,同时推荐喝一些健脾祛湿茶,如荷叶、冬瓜、茯苓、泽泻、陈皮、白术一起包成茶包煮水。“进补方面,夏天应以温通为主,而非温补。”郭斌指出,此时气温渐高,人体阳气随之隆盛,应不吃或少吃性温性热的食物,如鸽肉、鹿肉、鳝鱼、榴莲、荔枝等。

图为AI生成。

图为AI生成。

睡眠方面,小满节气白昼增长,人的睡眠也要适当减少。《黄帝内经》中记载:“夏三月……夜卧早起。”因此,要及时调整作息。稍迟入睡,即晚上10点半到11点半间入睡,春夏养阳,晚上9点前入睡不利于阳气的滋养;较早起床,即早晨5点半到6点半间起床,与日出同步。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高质量睡眠即可,午饭后半小时可以进行短时间的午休。

专家指出,小满时期湿热之气交结,易导致脾胃之气不足,即脾胃运化功能减弱。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脾”,脾主运化,脾胃功能好,才能把体内多余的湿气运化出去。郭斌建议,可通过中药、针灸、代茶饮、耳穴疗法、穴位贴敷疗法来祛湿健脾。

图中标红为神门穴。(受访者供图)

图中标红为神门穴。(受访者供图)

图中标红为阴陵泉穴。(受访者供图)

图中标红为阴陵泉穴。(受访者供图)

图中标红中脘穴。(受访者供图)

图中标红中脘穴。(受访者供图)

专家建议,还可按揉这些穴位,如主治宁心、安神、除烦等的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健脾化浊利湿的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强化脾阳、通调气血的中脘穴(位于脐上四寸)等,以健脾祛湿、宁心安神。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