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 中国与世界同行

2025-06-15 来源:新华网 分享:

6月14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写在山河里的“历史档案”,守护它们就是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

  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并始终以负责任态度参与世界遗产领域全球治理,为推动全球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在北京老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绩。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需要各国共同守护。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为保证公约的有效实施,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委员会负责审定各成员国提名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将那些国际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使国际社会将其作为人类的共同遗产加以保护。

  按照《公约》定义,世界遗产主要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三大类。截至202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总数达到1223项,分布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风光多姿,所拥有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极其丰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同时也积极支持并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际活动。

  中国于1985年加入《公约》。1987年,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莫高窟等作为中国首批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其中文化遗产40项、自然遗产15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居世界前列。

  为了更好宣传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增强全民保护遗产的意识,从2006年起,中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2017年起又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据中国国家文物局数据,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组织开展7000余项线下线上活动,包括特色展览、趣味社教、公众考古、普法讲座等。

  近年来,中国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等理念推动遗产保护事业不断发展。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千年的普洱茶树今天还生产着高品质的普洱茶;在杭州西湖,湖山与人文浑然相融,历史与现实碰撞生辉;在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颔首凝视、庄重典雅,来观看“课本里古迹”的儿童络绎不绝……

  中国还积极参与世界遗产领域全球治理,多次当选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两次成功举办世界遗产大会并担任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国,与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遗产保护经验和做法,持续支持非洲国家开展世界遗产能力建设。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