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感谢他们,曾与中国并肩抗战

2025-09-03 来源:新华社 分享:

来自世界各地的反法西斯战士

和国际友人曾跨越山海

积极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血与火铸造的友谊

历久弥新

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

80年前,英国青年乔治·何克

病逝于甘肃山丹

他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中国

报道中国战事、揭露日军暴行

还参与创办学校

“为中国的黎明培育新人”

他和八路军战士同吃同住

著书讲述一个“新的中国”

他坚信,中国共产党

将带领中国人民迎接胜利的曙光

德国人约翰·拉贝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

毅然留守南京

他同一批国际友人携手

设立“国际安全区”

庇护二十万余中国百姓

被誉为“南京好人”

他还详细记录日军暴行

多年后《拉贝日记》的公布

向世界展示如山铁证

丹麦青年贝恩哈尔·辛德贝格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

选择打开工厂的大门

庇护约2万名中国百姓

他曾挥旗逼退日寇

还记录下侵略者的暴行

中国民众赠给他感谢状

上书“见义勇为”

因他命名的黄玫瑰

绽放在和平年代的南京

印度大夫柯棣华展开援华之旅

把“华”字嵌入自己的中文名字

他救治众多中国军民

培养大批医护人员

受到信仰力量的感召

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积劳成疾长眠在中国

年仅32岁

“七七事变”发生后

法国医生贝熙业立即参与治疗

中国受伤军民

他冒着生命危险

单枪匹马骑上自行车

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行

为中国抗日根据地采购运送药品

人们称他是“法国白求恩”

在中国抗战形势异常严峻的时刻

美国飞虎队志愿来华

用勇气和力量守护蓝天

不仅直接同日本侵略者作战

还建起“驼峰航线”运送物资

与中国人民结下深厚友谊

如今,百岁老战士瞩望年青一代

延续友谊、护佑和平

80多年前的中国大西北

一条国际“生命线”穿越烽火

苏联援华飞行员远道而来

与中国联手英勇反击日本侵略者

两国互相提供重要物资

这条“生命线”生动见证了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互施援手

并肩抗敌

铭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

感谢并肩抗战的国际友人

他们的名字和事迹

跨越国界与时空

映照着人类守望相助的信仰

寄托着共创美好未来的期待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