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西藏燕麦饲草产业助力农牧区脱贫奔小康

2021-06-15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 分享:

“我们这儿沙荒地多,以前‘大风一起不见家’,种了燕麦后,风沙少了,动物多了,村民也有了可持续收入来源。” 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艾玛乡人工种草合作社理事长、拉布村党支部书记久列说。自2015年以来,南木林县艾玛乡通过利用河滩,开发建设了5.8万亩高标准人工饲草基地,该乡治理和遏制土地沙漠化效果明显,在增加贫困人口收入、脱贫致富上也有明显效果。由8个行政村1030户参与的人工种草合作社,入社群众6500多人,贫困群众人均创收1700元以上。

2019年以来,日喀则市萨迦县扯休乡和雄玛乡高标准万亩人工饲草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技术指导”的运营模式,带动农牧民群众603户2776人增收致富,燕麦合作社与扯休乡农机合作社互联合作,户均增收8063元、人均增收1751元以上。

2019年,日喀则市拉孜县曲下镇吉祥普惠人工种草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以燕麦为主的人工种草8000亩,带动12户贫困户年增收5000元左右。且拉孜县明确提出要将粮食产量在每亩300斤以下的低产田,争取全部改种牧草。

……

作为西藏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优质草业品种,燕麦在西藏脱贫攻坚事业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弥补西藏农业短板,对解决西藏草畜矛盾日益突出、促进畜牧业发展等作用巨大。

在西藏,养牲畜可以满足家庭对奶、肉、毛等畜产品的需要,牲畜的多少是家庭财富象征,且惜杀惜售观念严重,造成牲畜存栏数量增加。

牲畜数量增加造成天然草场退化、荒漠化。草畜矛盾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客观上要求加强人工草场的建设,挖掘潜力提高饲草供给能力,发展饲草生产势在必行,且迫在眉捷。饲用燕麦的引进、示范、推广、应用并取得成功,有可能成为西藏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长板之一。

燕麦等优质饲草的成功引进种植,能够通过短期高强度的饲喂实现快速育肥出栏,见效快、效益好、前景广。

“家里的牲畜吃了燕麦长得快,增加了奶、酥油、奶渣、羊毛等畜产品产量和收入,改善了生活,节省了购草支出,减少了田间劳作,增加了收入。”赤列说。

2015年,拉萨市林周县饲用燕麦种植面积还不到1万亩, 2020年该县饲用燕麦种植面积达9.5万亩,使得每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时的仔畜死亡率从15%降到目前的不到5%。使原先因饲草季节性短缺造成的牲畜冬瘦、春死现象得到了极大改善。“由于饲用燕麦大面积推广种植使饲草供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燕麦草的致富效果越来越显见。林周县在全县大规模推广牦牛选育技术和黄牛改良技术,实现了草畜结合。每头选育后的牦牛可比当地牦牛增加奶52公斤、肉41公斤,毛绒量可增加1倍,农牧民增收600多元。”林周县代理副县长朱彦斌说。

燕麦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等特点,无论在涝洼地、旱地、盐碱、荒滩地、低产田,还是海拔4500米的高寒退化草地,燕麦都能正常生长,并能获得较好的鲜草产量,能有效利用西藏边缘耕地,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目前,西藏大多数燕麦田都是位于农区低产田、田边地头、房前屋后、新开荒地、河谷滩地、退化草地等区域。燕麦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必将在高原特色畜牧业发展、生态保护、草田轮作、调整结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 燕麦,农牧区,饲草,脱贫,西藏,农牧业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