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宝“藏”故事|“电力天路”点亮雪域高原——西藏城乡告别用电难

2021-07-30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分享:

宝“藏”故事|“电力天路”点亮雪域高原——西藏城乡告别用电难

新华社拉萨7月29日电(记者刘洪明)近年来,西藏相继建成青藏、川藏、藏中、阿里联网工程4条“电力天路”,形成了西藏500千伏统一电网,主电网实现全区74个县(区)全覆盖,惠及近330万人。雪域高原昔日用电难、用电贵的问题,一去不复返。

“过去,全县就靠两个小型水电站供电,县城时不时就会停电,我们烧柴油发电,但发电负荷太小,带不动电暖器,客人经常盖三层棉被御寒。而且柴油发电一天下来的油费就要1200元左右,是正常电费的3倍以上。”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一家酒店的经理达娃普迟说,“去年阿里电力联网工程投运后,我们用上了稳定的大网电,每个房间都装了空调,住宿条件大为改善。”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受地理条件等因素困扰,电力供应短缺问题是制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

和平解放前,西藏仅有一座供少数上层贵族享受的小电站。西藏和平解放后,国家高度重视高原人民的用电问题。1965年,被誉为“拉萨夜明珠”的纳金电站6台机组全部建成发电,不少拉萨居民结束了用松明子和酥油灯照明的历史,开启了社会主义新西藏电力工业起航之路。

此后,1985年西藏首条110千伏输电线路投运,20世纪90年代末拉萨与山南电网率先联网,21世纪初藏中电网基本形成。特别是近十年来,西藏电网建设“蹄疾步稳”,从2010年青藏电力联网工程开工建设至今,10万余名电力建设者冒风雪、忍高反,在“世界屋脊”相继架起覆盖全区的“电力天路”,全区供电可靠率达99.33%。

主电网的升级跨越与迅猛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西藏长期以来的缺电问题,带动家用电器进入西藏寻常百姓家,帮助广大农牧民实现了从“用上电”向“用好电”的生活品质改善,同时也为高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奠定了基础,成为西藏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西藏大数据储存、有色金属采选、绿色建材等耗电量较大的产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西藏电网用电负荷连年刷新历史纪录,年均增幅近20%;全社会用电量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达到82.5亿千瓦时。

坐落于拉萨市高新区的西藏宁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拥有西藏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企业占地面积64.5万平方米,总投资118亿元,可容纳7万个机柜。

公司负责人蒋宁说:“大数据产业的主要成本支出是电费,一般占到总支出的70%左右。如果没有西藏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企业用电就很难保障,公司也不可能发展壮大。”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电网公司在西藏计划投资466亿元,进一步加强西藏与西南电网联网,积极推进青藏直流二期等工程前期工作,全面补强县域电网、中心城镇和产业园区电网。同时,大力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助力西藏乡村振兴。

关键词 >> 雪域高原,天路,西藏,用电,城乡,高原,电力
分享:

相关阅读

  • 【重走天路看变迁】因路而兴,天路“旱码头”焕新颜

    上世纪50年代,青藏公路蜿蜒挺进神秘的青藏高原;上世纪70年代,高高原机场格尔木机场在巍巍昆仑山脚下落地;上世纪80年代,青藏铁路架起了雪域高原“神奇的天路”。
  • 高原戍边民警的“风花雪月”

    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中的屋脊”。在这片“生命禁区”,移民管理警察驻守在漫长的边境线上。艰苦单调的戍边生活中,他们也有别样的“风花雪月”。
  • 高原特色旅游“热气腾腾”

    在海拔约4700米的西藏那曲市聂荣县尼玛乡铜龙村,两座现代藏式风格建筑引人注目,楼前停满了各地牌照的小汽车。在拉萨工作的嘎玛多杰、在河南郑州读大学的斯曲拉旺等驱车来到这里,兴奋地步入阿妈...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