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在“世界屋脊”上作业,中国科考队员衣、食、住、行有何特色?

2021-08-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孙自法 分享:

在“世界屋脊”上作业,中国科考队员衣、食、住、行有何特色?

科考队员在高原湖泊岸边进餐。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网西藏班戈县8月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二次青藏科考)“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科考分队,自7月中旬从拉萨出征以来,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上已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近4000公里,先后完成浪错、公珠措、结则茶卡、班公错、达则错、错鄂湖等诸多典型高原湖泊的科考作业,采集到一批高质量湖泊岩芯、沉积物等样品。

科考队员在高原湖泊的钻探平台上累了临时就地休息。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孙自法 摄

科考队员在高原湖泊的钻探平台上累了临时就地休息。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在高原湖泊的“一错再错”间奔波穿梭,这半个多月的青藏高原野外科考工作生活和低海拔的平原地区、都市中平常的科研工作有何不同?科考队员们在“世界屋脊”上作业,衣、食、住、行有哪些特色?

科考队员在高原湖泊岸边进餐。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孙自法 摄

科考队员在高原湖泊岸边进餐。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衣:冲锋衣、救生衣、水裤等均是必备

  虽然时值夏季,但在高海拔、高寒的青藏高原之上,户外平均气温大致相当于平原地区的深秋与初冬,而且早晚和中午温差很大,紫外线也非常强,此外,高原气候还变化多端且迅速,狂风、骤雨、冰雹甚至飘雪的恶劣天气说来就来,让人猝不及防。

  因此,高原科考工作衣着方面,带抓绒或羽绒的户外冲锋衣、宽檐遮阳帽、墨镜、遮掩脸部和脖子的面巾,以及各类防晒、防紫外线用品等,都是必须“全副武装”起来的随身行头。

  而科考分队以代表性高原湖泊考察为主,队员们需要到大小不等的湖面上开展作业,衣着上除冲锋衣等之外,救生衣以及近岸下水用的连体水裤等也是必备。这些衣着全部穿上后,科考队员看上去有些像企鹅一样臃肿笨拙,行动也颇为不便,但能为湖上作业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基础保障。

科考队员在高原湖泊岸边进餐。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孙自法 摄

科考队员在高原湖泊岸边进餐。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食:扎营需“另起炉灶”吃“大锅饭”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半顿不吃饿得慌”。

  在临近城镇的高原湖泊进行科考作业,科考队员们的一日三餐问题都比较容易解决。但在远离居民点特别是需要湖岸扎营的高原湖泊科考点,科考分队就必须利用携带的液化气罐、煤气灶具、全套锅碗瓢盆等“另起炉灶”,兼职大厨们开始大显身手,利用途经城镇采购的一些简单食材,烹制出一大锅热气腾腾的饭菜,队员们随后捧着碗根据各自饭量舀些饭菜,或蹲或站在岸边营地角落里大家共同进餐。

  这只是出发前或归来后在营地的场面,科考队员们大多时候清早出发去湖水最深处的湖心位置作业,为节省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一去就是一整天,午餐就只能靠面包、水等简单应付一下以充饥。

科考队员在高原湖泊的钻探平台上累了临时就地休息。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孙自法 摄

科考队员在高原湖泊的钻探平台上累了临时就地休息。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住:挤帐篷、打地铺是家常便饭

  与就餐问题相似,解决野外科考住的问题,保障队员们休息好、及时恢复体力也非常重要。

  科考分队也是尽量在考察点附近城镇寻找旅馆投宿,不过,面对诸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偏远高原湖泊,湖岸扎营挤帐篷、打地铺自然是家常便饭。本次行程中,此前已在结则茶卡湖岸扎帐篷两晚,在错鄂湖边打地铺两晚。8月3日,科考分队在西藏班戈县巴木错采样因湖面狂风巨浪受阻,当晚迫不得已又在岸边扎营。

科考队员扎营时在帐篷里准备休息。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孙自法 摄

科考队员扎营时在帐篷里准备休息。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扎营的晚上,科考队员们每人蜷缩在一个狭小的睡袋里抵足而眠,虽说“翻身都要喊一二三”有点夸张,但住宿条件的确非常简陋和艰苦。此外,扎营洗漱、上厕所等也极不方便,洗澡更是侈谈,一般都是用湿纸巾擦擦脸和手脚敷衍了事。

科考队员在高原湖泊岸边进餐。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孙自法 摄

科考队员在高原湖泊岸边进餐。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行:四越野车一大卡车穿梭高原

  二次青藏科考“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分队本次高原行程数千公里,相邻考察目标湖泊间相距动辄几百公里,另有湖泊钻探平台、充气快艇、重力钻采样器等一批科考设备,以及科考队员工作生活物资。

  为保障科考任务顺利实施,科考分队组建由4辆越野车和1辆大卡车组成的车队,5位司机经验丰富,他们统一安排、协调行动,按科考计划路线在高原穿梭奔波,为开展高原湖泊科考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原科考行动遇有突发情况,也需要徒步赶路。此次达则错科考第一天下午因湖面风浪很大,科考队员所乘充气快艇被风浪推送到距营地约3公里处湖岸靠泊,车辆无法开过去。关键时刻,本次科考分队领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侯居峙研究员从营地沿湖岸沙地徒步赶往与科考队员会合,亲自驾驶充气快艇并指挥完成科考作业。

  不过,到高原湖泊水面开展科考作业,越野车、卡车就只能在岸边待命,科考队员们出行则依靠充气快艇及其推动的湖泊钻探平台。

  二次青藏科考分队高原湖泊作业的衣食住行虽有诸多不便,也特别辛苦,但科考队员们笑言,只要能圆满完成科考采样任务,后续为研究重建青藏高原古生态提供基础数据,“一切都是值得的”。(完)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