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拉萨市加快拉萨河生态治理修复工作综述:水清 岸绿 河畅 景美

2021-08-0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 分享:

城市河流是孕育城市文明的摇篮,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拉萨河生态修复与治理践行着这一理念。

拉萨河在藏语里称为“吉曲”,意为“快乐河”“幸福河”。随着水质的不断提升,候鸟种群数量的不断扩大,拉萨河成为了拉萨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又一典范。

近年来,随着对拉萨河生态修复与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化,拉萨河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河水清澈见底,鸟儿成群嬉戏,游览拉萨河成为当下亲近自然的室外休闲方式之一,深受市民青睐。拉萨市不断扩大水利投资规模,突出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拉萨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蓝图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近日,记者来到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贡布堂段看到,碧绿清澈的拉萨河,河右岸新种植的花草与远处云雾缭绕的山脉形成了一幅恬静、优美的风景图,令人心旷神怡。与中午的波光粼粼相比,早上的拉萨河风景富有诗意,独具魅力。

据拉萨市水利局建管中心工程师马宁介绍,这里曾经是一片滩地,一到冬季便沙石裸露,沙尘弥漫。“自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以来,不仅将原有裸露的河滩地进行了彻底治理,还通过种植地皮花卉、乔灌木,使原本荒芜的岸边重新焕发生机,对于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减少风沙流动、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积极作用。”马宁告诉记者。

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是拉萨市水利局的一个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项目于2019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周期为22个月。项目主要对纳金大桥至青藏铁路拉萨大桥之间的贡布堂、拉萨大桥左岸、慈觉林、2号闸左岸和右岸、拉萨火车站、拉萨市环卫局等7段护岸段工程进行治理并配套相应的滨水生态景观建设,护岸总长13.685公里,生态景观工程总面积128.92公顷。工程建设后,将形成“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水生态廊道,同时对改善拉萨市民生活质量、保护河道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程还将增加休闲长椅、景观灯、健身步道、凉亭等集休闲与景观于一体的公共设施,并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亲水活动场地。同时,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将配套水上消防救援人员和救援器材。”马宁告诉记者,“工程计划于2021年8月底完工,完工后我们将面向全体市民开放,届时大家可以在公园里游玩。”

此外,为改善拉萨河水生态环境,拉萨市水利局还于2013年启动了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在拉萨河城区中段20公里范围内,规划建设6个拦河闸挡水工程。其中,一期完成了二、三、四号闸的建设;二期中的一、五号闸已通水,六号闸仍处于总体方案规划阶段。

拉萨市水利局总工程师腾宝亭告诉记者:“拉萨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了对拉萨生态环境的优势,一是改变了拉萨河城区段20公里范围的河道景观,形成了近20公里范围的绿色带;二是抬高水位,补充拉萨河地下水,为遏制地下水下降趋势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市民有一个滨河景观休闲的场所,对拉萨市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拉萨河是拉萨人民的“母亲河”,是见证拉萨变迁的历史之河、文化之河。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拉萨河两岸“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目标将进一步实现,拉萨市也将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关键词 >> 拉萨市,拉萨河,修复,治理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