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西藏林芝京都村脱贫记:从深度贫困村到边境小康村的蝶变

2021-08-11 来源:央视网 作者: 分享:

西藏林芝察隅县京都村是一个以僜人为主的村庄,曾经是深度贫困村。自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短短几年的时间,京都村探索出了符合本村实际的精准扶贫新路子,村民们的小康路越走越宽,实现了从深度贫困村到边境小康村的蝶变。

林芝市察隅县下察隅镇京都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过渡地带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海拔只有1500多米,这里气候湿润、植被茂盛、景色宜人。盛夏时节,记者来到京都村,在村口就看到了连成片的猕猴桃树,一个个套着袋的红心果、黄心果挂满枝头,不少村民正在地里忙碌着。看到记者前来,村民达让龙热情地邀请记者去看他刚刚栽种上的新品种“金艳”。

依靠政府帮扶的猕猴桃产业和开车跑运输,达让龙一家人年收入10多万元,和2017年以前的生活相比,可以说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林芝市察隅县是僜人的主要聚居区,在这里生活的僜人有1600多人。

解放前,僜人居住在深山老林,过着原始的生活;西藏民主改革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僜人走出深山迁居到河谷地带,有了房屋和田地。脱贫攻坚战的实施使僜人群众再次实现了历史的跨越,彻底告别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现在,居住着25户僜人群众的京都村已经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边境小康村,漂亮的村庄、整洁的道路、兴旺的产业,行走在今天的京都村,很难想象就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

2001年,村民从人多地少、发展空间有限的老村子搬迁来到京都村。

生活贫困、没有增收渠道和致富门路,这让时任村委会主任的阿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实施,2017年,林芝地区因地制宜启动了边境小康村建设工程,在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针对性地狠抓扶志工作,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这让阿胖看到了希望。

瞅准当地的便利条件,阿胖和妻子在当地政府和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创办起养猪合作社,并且带动十几户村民们参与其中。

养殖合作社依山而建,独特的地理优势,还有山林里不计其数的野猪,让阿胖的心思开始活泛起来。通过放养藏香猪并与野猪交配繁殖,养殖合作社里多了一个新品种,阿胖给它们取了个极具地域特色的名字——“僜香猪”。几年下来,合作社已经出栏200多头“僜香猪”,订单也是源源不断。

雇佣贫困户务工,教贫困户养殖,由贫困户按股分红,“合作社+建档立卡户”的模式,使合作社成为许多贫困群众撬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仅仅三年时间,全村的建档立卡户就全部脱了贫。

如今的京都村,猕猴桃、耙耙柑、养猪、养鸡等多种多样的产业齐头并进,成为群众致富的坚实依托。

西藏察隅县下察隅镇京都村党支部书记 廖泽路:2020年京都村的年人均纯收入是19762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6210元。

关键词 >> 脱贫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