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凝心聚力共助发展 不负韶华砥砺奋进丨政协第十四届阿坝州委员会五年工作回眸

2022-01-05 来源:阿坝新闻网 作者:梁万玲 分享:

岁月如梭,跳动的是时间,彰显的是荣光。

过去的五年,在历史的年轮上烙下深深的印痕。政协第十四届阿坝州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阿坝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政协委员,切实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坚守初心、紧扣中心,担字当头、干字为先,为阿坝全面小康和“一州两区三家园”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阿坝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恢宏篇章,在时代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份出色的答卷。

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化理论稳根基

“把爱国主义摆在首位,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成功之本……”2021年6月24日下午,州政协机关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思想建设是党建的灵魂工作。五年来,州政协深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学党史·筑同心”主题读书活动……十四届州政协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牢固树立政治共同体意识,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协助州委制发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方案,首次召开全州政协系统党建工作座谈会,州委书记参加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学”“做”同频,扎实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形成理论成果70余篇;组建19个委员读书小组,营造“书香政协”浓厚氛围,人民政协作为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作用更加有效发挥。

——不断加强思想引领。发挥联系面广、渠道畅通优势,在广大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中深入宣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省、州决策部署,统筹开展“四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政策法规教育,人民政协作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更加宽广畅通。

围绕中心促大局精准发力助发展

聚焦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五年来,十四届州政协紧紧围绕全州中心大局,事不避难、主动作为,走在前列、奋战一线,突破性抓好6件大事,政协履职影响力、履职质效实现历史性突破。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展现政协担当。积极响应省政协“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号召,建立覆盖1900余名州、县(市)政协委员的帮扶台账。据统计,五年来,全州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参与脱贫攻坚2.5万余人次,开展履职活动和办实事好事1.8万余件,涌现出了众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省政协充分肯定了阿坝州工作成效,在全省政协推广阿坝州经验做法。

——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政协方案。着眼解决全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短板问题,对当时全州1361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进行了全覆盖调研,提出了10个方面对策建议,创造性地归纳提炼出可供借鉴的9类发展模式,汇编行之有效的30个典型案例,为全州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探索了新路径。

——为国家战略落地生根搭建了政协平台。抢抓机遇,召开“黄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协作研讨会”,研讨会的许多成果,为国家出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供了有益参考。

——为长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汇聚了政协合力。积极汇报请示、沟通对接,四级政协联动,邀请国家部委领导和专家学者,分县(市)调研摸家底、查问题,外出考察学先进、找差距,召开弘扬“雪山草地”长征精神协商座谈会,提出加强展示展览场馆建设、加强遗址遗迹保护、建设全国红色文化重要教育基地等建议,会议形成联合调研报告和相关提案送交全国政协,为“雪山草地”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汇聚了合力、增添了助力。

——为增添阿坝发展新活力倾注了政协力量。全面落实州委主要领导安排,牵头对接阿坝州委与四川7个民主党派省委,州政府与省工商联、中科院成都分院的“7+2”战略合作协议签订落地,弥补了民族地区无民主党派建言献策的智力短板,探索了新时期政党合作的新路径,为阿坝州发展进步注入了新活力。

——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贡献了政协智慧。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牵头组建编纂评审团队,广收博采、反复考证,历时三年编纂完成并出版共12卷、550万字,系统总结历史、盘点遗产、延续文脉、服务现实的地方性文化丛书——《中华羌族历史文化集成》,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羌族史料文献,有效填补了羌族文化研究史上的空白,被评为“2021年四川好书”。

创新协商促民主聚焦建言提质效

凸显议政特色,拓展协商深度广度。五年来,十四届州政协顺应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新要求,切实把准专门协商机构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不放松,因地制宜推进工作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质效全面提升,人民政协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社会治理的效能。

——建立健全协商机制。系统总结政协履职实践,制定协商工作规则,对协商内容、形式、讨论原则、程序等作出规定,以全体会议全面协商、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重点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为主体的协商议政格局日益规范。

——丰富拓展协商形式。积极探索政协协商同基层治理的有效结合点,指导各县(市)政协推进“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各县(市)政协精心筛选基层热点难点作为协商议题,积极搭建接地气、合民意、有特色的小微协商平台;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的许多具体实际问题,有力助推了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体系能力建设。

——加强民主监督工作。坚持融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为一体,加强探索创新,不断拓宽民主监督渠道,改进民主监督方式,努力增强监督实效;州政协常委会听取州人民政府阶段性工作、专项工作情况通报30次,听取州纪委和州法检“两院”工作情况通报各5次,提出意见建议220余条。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组织开展9项监督性视察,有力助推了党政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

——提升建言资政质效。先后就企业改革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非遗保护传承、旅游业发展等30余个议题组织开展重点协商,提出对策建议340余条,得到党政及相关部门积极采纳,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飞地”园区建设发展等调研报告被列入州委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门研究,开创了议政建言成果转化落实的新路径。

强化制度“软实力”提升履职“硬功夫”

回望五年,十四届州政协机关党支部先后被省委授予“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先进党组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等26项省、州先进集体称号和表彰表扬,连续4年获评“全省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一项项骄人的成绩擦亮了十四届州政协工作“新”“严”“实”等闪亮字眼。

——制度机制日趋成熟定型。修订制定全体会议工作规则、常委会议工作规则、提案工作条例、委员视察考察办法等13项制度规定;加强政协专门委员会建设,修订专门委员会工作通则和工作规则,制定专门委员会联系界别委员实施办法,开展界别活动、组织界别协商130余次,专门委员会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

——委员服务管理全面加强。教育引导委员深刻认识、切实珍惜委员荣誉和政治身份,积极投身具体实践,组织委员和机关干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930余人次;严格履职管理,修订委员服务管理办法,制定强化委员责任担当的实施意见、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实施办法,明确委员履职要求和纪律规矩;深化委员“五个一”活动,健全委员正向激励和纪律约束机制,评选优秀委员通报表扬,对违反政协章程的委员撤销委员资格。

——政协经常性工作成果丰硕。突出提案协商这一政协履职的重要方式,引导委员广泛深入调研、积极提交提案,加强培训引导,注重沟通协作,建立提案相关工作机制,提案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五年来审查立案548件,已全部办理回复;全面加强政协新闻舆论阵地建设,认真办好《阿坝政协》杂志和阿坝政协网站,依托《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杂志、《四川政协报》等媒体,发出阿坝政协声音,讲好委员履职故事。

——作风效能建设成效突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州相关规定意见。坚持机关管理“严”“实”主基调,健全公务接待、财务管理、纪律作风等13项机关事务管理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创建,积极巩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创建成果。

春华秋实又五年,砥砺奋进结硕果。五年的时光里,“抓大事”“谋发展”“促和谐”“勇担当”“强素质”等一个个关键词,见证着十四届州政协留下的坚实足迹。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新的征程上,州政协将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高质量建成“一州两区三家园”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梁万玲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