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更章门巴民族乡:尼洋河畔盛开的团结之花

2022-01-1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陈荷花 益西加措 刘倩茹 旦增 分享:

走进林芝市巴宜区更章门巴民族乡,依托地形建立的特色浓郁的房屋错落有致,家家户户房顶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不大的乡镇里,生活着汉、藏、门巴、珞巴四个民族。尽管各族居民的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不同,但多年来这里的居民们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通过共同努力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奔上小康路。

生活在更章乡门仲村的旺扎和拉宗,是一户民族通婚家庭。旺扎是藏族,也是门仲村党支部书记,拉宗是自幼生活在门仲村的门巴族。旺扎和拉宗从小就认识,2002年结婚,育有一对儿女。如今,旺扎一家生活在一个200多平方米的两层藏式小院,走进院内,道路用水泥抹得十分平整,道路两旁种了土豆、葱等作物,屋内冰箱、电视等各类家具一应俱全,屋子被收拾得十分干净。

“能有今天的好生活,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旺扎感慨地说。

更章乡原为排龙乡,曾位于林芝县(现在的巴宜区)东北角,北靠波密县,东接墨脱县,乡政府距县城130公里,是林芝县最偏远的一个乡。2000年,由于易贡洪水暴泻,排龙乡整体搬迁至巴宜区,更名为更章门巴民族乡。

2011年,由于西藏“十三五”重点工程项目多布水电站选址更章乡,门仲村开始了第二次的搬迁。现定居的新址,道路硬化、路灯照明、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应有尽有。

“搬迁后,我们村就在318国道旁,拉林公路也通车了,交通很便利。”旺扎这样告诉我们。

2019年12月31日,门仲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据旺扎介绍,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后,门仲村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通过挖掘门巴族特色文化,着力打造门巴特色旅游村。如今,村里修建起了演艺中心,完善了旅游配套设施,村民吃上了旅游饭。2021年上半年,全村共通过旅游增加收入24万余元。

“今年我们计划在村内318亩耕地上种植‘黑钻’苹果树13640棵,并结合优越的地理环境和门巴风土人情发展特色旅游业,双管齐下,增加群众收入。”林芝市中级人民法院驻门仲村工作队副队长达瓦次仁的话语里透着自信。

漫步在门仲村,我们来到了村里的小卖部,店主索朗次仁热情地迎了出来。旺扎告诉我们,索朗次仁一家也是民族通婚家庭。

索朗次仁是门巴族,妻子永珍是昌都市左贡县的藏族。以前,索朗次仁在外打工时认识了永珍。两个地方的人,因为爱情走在了一起。婚后,索朗次仁和妻子永珍一起回到门仲村,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妻子永珍为索朗次仁打理好家务事,做饭、干活、照顾小孩……两个人相互扶持,一起走过最艰难的岁月。“现在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生意好的时候一年有7、8万元的收入。”索朗次仁笑着说。

在门仲村,民族团结故事虽平凡,却历久弥香、温暖人心,各族群众于平凡中话感动、在细微处享温暖。

离开门仲村,沿着尼洋河,我们来到扎曲村。2011年,扎曲村的藏族姑娘普布卓玛和来自四川达州的汉族小伙唐文前在更章乡认识,并最终结成夫妻,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唐文前从部队转业以后,来到更章乡做起了生意。

“我俩虽然民族不同,但经过多年相处,都学会了相互理解和包容,生活过得很幸福。”唐文前笑了笑说。夫妻俩除了过好自己的生活,还会经常帮助村里生活困难的群众,为村里的老人买药、送药。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如今的更章乡,处处能看到各民族团结互助的画面,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尼洋河边越开越艳。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