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跨越世纪的“重逢”!消失百余年的植物再现四川贡嘎山区

2022-07-07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文露敏 分享:

胡君等人.jpg

胡君等人新采集的标本。 受访者供图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露敏

7月5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领域、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刊发论文,该研究再次发现卫矛科植物尖齿卫矛。

这是一种四川特有的植物。自1908年著名“植物猎人”威尔逊在四川西部采集到其果期标本,再由西方植物学家发表后,哪怕许多科研人员踏破铁鞋,也再未寻觅到它的踪迹。

时隔100多年,2021年8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考人员在四川贡嘎山地区发现尖齿卫矛鲜活种群,并首次描述和阐明该物种的花部特征,并根据花的形态及分子证据支持将其归入卫矛属。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费了些功夫

两年前与同行交流和查阅《四川植物志》时,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胡君注意到,一种名叫“尖齿卫矛”的植物,自1908年在四川“瓦山”被采集并发表以来再无音讯。《中国植物志》记载过一次采集记录,但没有相关图片,也没有提及标本存放的场馆。重走威尔逊之路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印开蒲和研究卫矛科的植物专家经过多年寻找,均未找到。

唯一的模式标本只有果实,“花未见”限制了后续的研究可能。“这种情况是比较罕见的,值得我们去寻找、去厘清。”胡君针对“瓦山”这一地名多次向人打听,可惜没有太多收获。

转机出现在2021年5月,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一支科考队伍在贡嘎山进行植物调查时,给胡君传来一张卫矛科植物照片。“叶子边缘有尖刺,叶柄贴近枝条呈抱茎状态。”胡君意识到,这很有可能就是自己正在寻找的尖齿卫矛。

要想在前人基础上有所突破,还要静待尖齿卫矛的花期。胡君根据之前的文献记录和同行拍摄照片上显现的小花苞,推测出其花期应该在8月前后。

2021年8月,胡君带队进行科考任务时,专程前往同事留下的GPS定位点——贡嘎山东南坡、九龙县的一条峡谷中寻找。在徒步近两小时后,他远远地看到崖上一丛暗绿色的植物,“外观色彩、生境条件和植株高矮好像和记录上的差不多。”

爬上去后,胡君激动起来——这正是他苦苦寻觅的尖齿卫矛。正如他预计的那样,尖齿卫矛的植株部分花朵正在开放。

在植物学家视野中消失100多年后,尖齿卫矛终于重见天日。

尖齿卫矛被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

此前,基于对尖齿卫矛形态特征特别是果实形态的观察,在编写《中国植物志》时,研究人员将尖齿卫矛从卫矛属转移到沟瓣属,拟名为冬青沟瓣。“根据威尔逊的模式标本,其叶片坚硬,具尖刺,果实常是4瓣,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比较符合沟瓣属的定义。”胡君解释。

此次发现颠覆了这一认知。尖齿卫矛的花明显为5基数,有5个萼片、5个花瓣、5个雄蕊,在发育良好的子房中分为5室。胡君和同事认为,以上这些形态特征都与沟瓣属4基数的特征不符,应将其归属于卫矛属类型。

此外,由于尖齿卫矛是四川特有种,在本次发现之前无任何野生种群信息,在最近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CR)。研究人员根据新考察到的尖齿卫矛活体种群数量和生境条件,考虑到种群量非常少和分布区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按照最新的分类和标准,仍将尖齿卫矛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CR)。

“既然发现了尖齿卫矛的野生种群,就有希望通过引种、栽培,来更好地保护它,让它不再‘消失’。”胡君说。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