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甘南牦牛产业的绿色“加减法”

2022-11-1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

甘南州新瑞丰高原牛羊养殖种植技术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内的娟犏牛。记者 文静 摄

甘肃华羚乳品集团的检测室。资料照片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拥有4000多万亩天然优质牧场,既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也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牦牛产业基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是当地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据统计,甘南有120多万头牦牛,约占全国总量的7.5%。

近年来,甘南州坚持通过轮牧、休牧等方式推行草畜平衡,转变牦牛产业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推动牦牛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探索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生态牧业发展道路。

从“靠天放牧”到现代化养殖

在甘南州碌曲县拉仁关乡唐科村,劳尔都良种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贡保勒知正在为牦牛添加精补饲料。记者采访看到,合作社内,牛舍、育肥间和饲草料加工车间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

甘南州畜牧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卫介绍,甘南牦牛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却因长期受制于传统的畜牧模式,牦牛出栏量低。

“以前牛羊越养越多,草越来越少。”贡保勒知说,传统的“靠天放牧”不仅让牦牛陷入“夏壮、秋肥、冬瘦、春死”循环,超载放牧一度导致草原退化,草畜不平衡矛盾凸显。

甘南州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之一,生态好坏关乎黄河水源保育。多年来,当地通过实施国家退牧还草、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等治理工程,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同时也不断调整改造传统畜牧业,推动促成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方式。

今年,甘南州成立了甘南州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项目渠道,采取补贴方式,支持家庭牧场合作社在常年放牧的牦牛生产基地配套建设牲畜暖棚、储草棚等基础设施,鼓励合作社带动牧民探索半舍饲养殖牦牛方法。

改变传承千年的传统放牧方式并非易事。起初,很多牧民并不认可现代化养殖方式。“大多数村民世代放牧,牦牛都是满草原跑,很少圈养。”贡保勒知说。

他的合作社整合了村里牧民的草场、牦牛等生产资料,建立了越冬棚、保育舍、干草棚等设施。合作社饲养、采奶、防疫等设备齐全,能容纳上千头牦牛冬春补饲、夏秋放牧和分群养殖。同时,合作社吸纳10多名村民从事管理、放牧和饲草料加工等工作,并以固定工资、分红等方式带动牧户增收。

“半舍饲养殖对草原破坏小,还能打破牦牛集中出栏时间,实现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双赢。”王卫说,夏秋季原生态放养、春冬季舍饲养殖的方式,既能保障牦牛绿色天然的特性,也能通过现代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

抱团发展、牦牛托管,让牧民有了更多致富可能。近年来,不少牧民从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中走出来,开办起藏家乐,并兴办集体经济发展旅游业。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在甘南州牦牛乳(曲拉)交易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甘肃、西藏、四川等地牦牛乳农产品的价格、现货供求信息、仓储物流情况等。不时有运奶车运来新鲜牦牛奶。这些牛奶将进入甘南华羚集团的生产车间,通过加工处理成为各类牦牛乳产品。其中,附加值最高的产品之一是以曲拉为原料制成的牦牛乳酪蛋白。

“曲拉”源自藏语译音,是新鲜牦牛奶提取酥油后剩下来的副产品,其中富含的牦牛乳酪蛋白是生产干酪素的重要原料。干酪素是重要的食品、化工原料,海内外市场需求大。

甘肃华羚乳品集团总经理敏少华介绍,企业借助科技创新,建立了技术研发团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技术研发合作,推动牦牛乳酪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如今,牦牛乳制品这一主打绿色原生态的高原特色产品备受城市消费者欢迎。

牦牛产业是甘南州的主导产业。在甘南州主要牧业县市,牦牛养殖收入占农牧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2%。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激发牦牛产业的活力、带动更多牧民增收,当地延长产业链,拓展牦牛肉、奶、绒、革、医、美等市场品牌,大力开发市场前景广、附加值更高的牦牛肉、牦牛奶、干酪素、酪蛋白等绿色有机优质牦牛加工系列产品。

在安多牧场特产商城,牦牛肉干、牦牛肉酱等各类产品琳琅满目。得益于绿色有机的牦牛肉品牌和持续的产品研发推广,安多集团生产的牦牛肉制品备受市场青睐。安多集团总经理助理付昌入介绍,通过分部位加工、精细处理后,甘南牦牛肉平均售价每斤能达到65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计划通过打造智慧牧场、数字工厂等实现牦牛产业化和数字化,促进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付昌入说。

除了牦牛肉、牦牛乳等传统牦牛产品外,甘南的牛绒产品也逐渐拓展出更广阔市场。回乡创业的卓玛杰瞄准了家乡甘南州夏河县的牛绒产业,2016年开办了甘南贤择藏族工艺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用纯天然的牛绒、牛毛等原材料,通过当地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藏族手工纺织工艺,制成藏毯、披肩、藏服、围巾等手工艺品。

“牛绒产品质量好、保暖性能高,虽然价格高,但在小众市场很受欢迎。”卓玛杰说,公司的牛羊绒制品车间还带动不少当地藏族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加强良种繁育和种质资源保护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副所长阎萍眼中,牦牛的价值不仅局限于经济收入,更是一种独特的种质资源:“在国内主流畜禽品种中,牦牛是为数不多的种质资源自主可控的畜种,对丰富生物遗传多样性及供给育种原材料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期,甘肃省相关部门和市州出台方案,把牦牛产业作为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突破口,推出牦牛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复壮改良、规模增效等多项举措。

在甘南州合作市新瑞丰高原牛羊养殖种植技术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上百头娟犏牛三五成群,在现代化舍棚内悠闲踱步。有几头凑在食槽附近,舔食营养舔砖。“这是英国娟姗牛和本地美仁牦牛杂交繁育后的品种,生长快、产奶量高。”合作社负责人石磊说。

王卫告诉记者,甘南州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兰州大学等合作,加强产学研一体化,聚焦牦牛复壮,引入娟姗牛、安格斯牛等品种,开展犏牛生产,建立杂交改良示范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实现提质增效。

今年,甘肃省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中,将甘南合作美仁牦牛和夏河科才牦牛列为新发现牦牛遗传资源品种,这为维持畜禽遗传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保障。(记者 宋常青 文静 王博)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