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甘南草原上的“译寄瓦”:让邮政“绿”成为草原最美的色彩

2023-0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戴文昌 李亚龙 田鹏鹤 分享:

甘南草原上的“译寄瓦”:让邮政“绿”成为草原最美的色彩

图为麦桃吉将快递送到民众手中。(资料图)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玛曲县分公司供图

中新网兰州5月8日电(戴文昌 李亚龙 田鹏鹤)“我要继续扎根雪域高原,让奉献成为无悔青春的主旋律,让邮政‘绿’成为甘肃甘南州玛曲草原最美的色彩。”麦桃吉8日说。

麦桃吉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玛曲县分公司的一名“译寄瓦”(投递员),她工作的邮政所位于玛曲县西南的采日玛镇,是一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偏远之地。该镇共有5个行政村,4000多常住人口散居在721平方公里的草原上。

玛曲县被称为“离天最近的地方”,平均海拔3700米,年平均气温只有3℃。这里没有四季,只有冷热,即使是仲夏时节,玛曲也会大雪纷飞,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羽绒服。

图为麦桃吉送快递途中。(资料图)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玛曲县分公司供图

图为麦桃吉送快递途中。(资料图)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玛曲县分公司供图

2018年,麦桃吉来到邮政所。6年来,她共投递了36万多份邮件。每天的“规定动作”是上午10点开门营业,下午3点接卸邮车,4点营业结束后,再骑上“小电驴”,驮上大包小包的邮件,沿着21公里长的路去投送报刊和邮件,服务7个机关单位、3个行政村、2座寺院,每天投递的报刊和邮件有200多份,每周休息一天。

麦桃吉说,因为这里条件艰苦,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因为工作繁重,又让不少人半途而废。加上小镇生活枯燥无味,所以2017年以前,采日玛镇邮政所工作人员像“走马灯”一样,换了一茬又一茬。年轻人多则一年半载,短则一两个月就黯然离去。

“情系万家,信达天下,路途虽远,使命必达。”虽然身在高原,远离繁华,但邮政人坚守“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核心宗旨,克服一切困难,把每一份邮件送到人民手里。

“每月5日,我总会守在所里,等候两位‘老顾客’光临,他们会准时来邮政所给孩子寄家乡的酥油和牛肉干。两位藏族‘阿爸’不会写汉字,所以填单子、写地址、打包都由我来帮忙完成。看着‘阿爸们’满意地回去,我的心和他们一样喜悦。”麦桃吉说。

麦桃吉上过甘南卫校,又精通藏汉双语,每次把报纸送到寺院后,只要时间宽裕,就给僧人阅读藏文报刊,用通俗易懂的藏语讲报纸上的内容,看着僧人们兴致勃勃听她读报,麦桃吉一天的疲惫就会一扫而光。

“我的爱人常年在牧场,自己工作又太忙,只能把3岁的孩子‘丢’给年事已高的父母照看。2020年11月,我的父亲因意外受伤住院,当时我正忙‘报刊大收订’脱不开身,两天后才赶到县医院。看着病床上的父亲和守在旁边的母亲,还有幼小的儿子,那种无助和凄凉让我心如刀绞,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心中打起了‘退堂鼓’。”麦桃吉说,可回到所里,看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一张张淳朴的笑脸,又一头扎进了邮件堆。

图为麦桃吉热情接待前来咨询的民众。(资料图)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玛曲县分公司供图

图为麦桃吉热情接待前来咨询的民众。(资料图)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玛曲县分公司供图

让麦桃吉坚持下来的原因,还有一种亲情,甘南草原上淳朴可爱的民众让她难以割舍。上乃玛村的喔考大妈,因年老行动不便,身边缺人照顾,麦桃吉每次投递邮件路过她家时,总要进去看看大妈,帮她打扫卫生,经常给她从镇上代买药品和生活用品,多年以后,麦桃吉与喔考大妈已情同母女。

“因为热爱,所以全力以赴,这份工作虽然普通,在我眼里却非常神圣,每当骑着电动车奔赴在风雪或烈日下,就感觉自己是中国邮政标识中的信使,策马扬鞭,风雨无阻,把远方的牵挂和祝福送到万户千家。”麦桃吉自豪地说。

美丽的阿万仓草原沉醉了世人的眼睛,而高寒缺氧的自然条件,地广人稀的漫漫“邮路”,让这些“邮差”更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前行。(完)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