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东西问·汉学家丨马克林:经历快速现代化,西藏的传统文化“衰弱”了吗?

2023-05-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马克林 分享:

在过去的35年中,我多次访问了中国西藏自治区及青海、甘肃和四川的涉藏地区,还研究了藏族历史和当代西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对西藏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准确无误的了解,但这确实为我评论西藏现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西方媒体常从负面角度看待和谈论涉藏话题。中国经常被描述为“入侵西藏”、“压制”和“侵蚀”藏族的宗教与文化,并且在其他方面“违反人权”。西方世界把十四世达赖喇嘛看作一位明星,赋予他半神的地位;他被视作西藏的象征,有权代表西藏发声。许多人还认为达赖喇嘛有权按照他设定的条件返回西藏,并恢复他曾在那里拥有的权威。

我认为这种观点极其错误和危险。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今后这个事实也不会改变。我认识到西藏的历史是复杂而丰富的,但我的研究使我确信,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是正当合法的。毫无疑问,国际社会也肯定了这一点。

西藏边陲村落玉麦挂国旗迎国庆。扎西白玛 摄

今天我要谈论的是文化领域的问题。许多西方报告谈到中国“压制”藏族宗教、语言、生活方式、建筑和艺术。达赖喇嘛1996年在英国国会大厦的发言中,甚至声称中国在西藏实施了“文化灭绝”。此后他和其他一些人多次提出这种说法。

西藏佛学院迎来新学期,学员等待上课。赵朗 摄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荒谬、不理性和恶意的,根据有两点:

第一,中国的政策明确支持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第二,在我访问西藏期间,我目睹了许多显示传统文化正焕发生气的面向,包括藏语、服饰、建筑和艺术。在我看来,藏传佛教和其他形式的传统宗教的确得到了保存,并且生机勃勃。

西藏的现代化

尽管与中国大多数省份相比,西藏在经济上仍然相对落后,但它已经历了快速的现代化过程。这也对该地区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生活水平和民众思维模式方面。

2021年5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一份名为《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的白皮书。该文件提供了详尽的事实,以支持西藏已在近年中快速现代化的论点。在此我只重复一些我认为特别重要的内容:在西藏,绝对贫困彻底消除,与中国其他地区一样。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51年的1.29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2020年的逾1900亿元,增长了近1500倍,基础设施和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西藏人均寿命从1951年的35.5岁提高到2019年的71.1岁。

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农牧区脱贫致富家庭的“四世同堂”合影。贡桑拉姆 摄

在现代化影响下,西藏居民变得更世俗化,喜欢获取更多来自国内外的现代艺术、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变得更加普及了。白皮书明确指出,西藏现在拥有自己的电视和广播电台。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更多思想与物品的流入创造了条件。

在教育方面,西藏从公共教育几乎为零,发展到现在有大于99.9%的小学净入学率,更高阶段的教育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我想强调的是,在这个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经由官方政策得到保护,并以令人惊讶和印象深刻的程度存活下来。我们可以称这个过程为“在变革中保存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存续

我想就西藏传统文化的存续强调两点。

首先,保护传统文化是官方政策,白皮书将“文化保护”列为在西藏自治区采取的发展政策之一(同时还包括改善教育、健康水平、产业发展等)。无需多言,藏文化正在得到保护,就像中国媒体频频重申的那样。然而,正如上面提到的,西方媒体不断报道说中国“压制”藏文化,并认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正在被“同化”、其文化正在被“侵蚀”。

我的观点是,中国文化包含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当习近平主席于2021年7月在西藏考察时,新华社报道写道:“习近平步行察看八廓街风貌,走进特色商品店,询问旅游文创产业发展、藏文化传承保护等情况。”报道中包括照片,照片显示他在哲蚌寺,这不仅是拉萨,也是整个西藏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西藏拉萨哲蚌寺举行展佛活动,僧人用手机记录。何蓬磊 摄

我们可以看到僧侣们出来欢迎他,笑容满面。很难看出他们正遭受“文化压制”。坦率地说,所谓“文化同化”的冷酷解读,是荒谬和不公平的。

其次,我想引用我的个人经历。

2011年我访问青海涉藏地区时,在同仁市附近的一个村庄观看了非常传统的查玛舞表演。我注意到下面几个特点。

青海同仁的查玛舞表演现场。马克林 摄

1、表演持续了一整天,并由当地党委赞助。

2、舞蹈在村庄庙宇外的一个大广场上进行,舞者主要是僧侣。

3、整个村庄的人都出来观看,男女分开坐。

4、表演是免费的,不过人们可以自愿捐款。

5、表演内容是关于善与恶的斗争,善最终战胜恶。这些意象主要通过舞者的面具来传达。

我还想提到我在拉萨的一次观看传统藏戏的经历。很有意思,那不是一个被安排的行程。当时,我从住所听到了非常喜欢的音乐声,于是就出门去看。进行表演的地方有一个传统帐篷,表演就在其中开展。帐篷里挤满了人,观众看起来几乎全是藏族人。他们对我很友好,但总体上,他们只是让我独自欣赏表演,也许是对一个独行外国人的出现感到诧异。

我从我的见闻及研究中得出结论,传统的藏族文化在中国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保存,且生机勃勃。

无须讳言,如前面提到的,现代化不仅改变了经济,还改变了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地方,都有经验表明,在现代国家中,传统逐渐衰弱,人们对传统的看法也与过去不同;年轻人往往比老年人更习惯于现代性。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西藏的文化发展将加速,但未来藏族的传统文化绝对不会消失。

作者简介:

马克林(Colin Mackerras) ,澳大利亚汉学家,澳大利亚联邦人文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马克林广泛撰写了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著述,尤其是关于中国的少数民族。其代表作包括2003年出版的《中国的少数民族与全球化》(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and Globalisation)。马克林于2014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