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7799行代码的浪漫,中国空间站“飞”进四川乡村学校

2023-06-15 来源:央广网 分享:

近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当中国空间站经过四川甘孜上空时,这精彩一刻被泸定中学孩子们提前架好的天文望远镜尽收眼底,孩子们欢呼雀跃,用观星小程序拍下中国空间站的珍贵影像。

(图说:阿里志愿者和孩子们在调试设备)

西部地区普通的乡村孩子,缘何能捕捉到“天宫”的浪漫?里面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在现场欢呼雀跃的除了孩子们,还有5位阿里志愿者。5位阿里程序员历时5个多月,制作了一个能观测中国空间站的天文望远镜,并且开发了一个观星小程序,使用光学追踪技术,让天文望远镜自动追踪到许多行星和近地轨道人造天体(卫星、空间站等),并能拍下珍贵的照片。

(图说:志愿者和孩子们拍下的中国空间站)

事情缘起于四川甘孜州泸定中学校长方润根的突发奇想:去年8月,作为杭州学军中学西溪校区副校长的他来到泸定驻点帮扶。在教学中,方校长发现,科普师资力量在乡村地区普遍缺乏,培养乡村孩子对高科技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科技社团需要专业的设备,设备也稀缺。

这一切并未阻挡乡村孩子们对浩瀚星空的好奇与热爱,泸定中学学生中不少天文迷。跟同学们交流了以后,方校长发现很多同学都关注中国空间站,但是对于中国空间站什么样子,大家都只是在电视上见过。

“中国航天这几年发展太快了,看到空间站发射成功,真的非常自豪我身在这样的祖国,当然如果能亲眼看到中国空间站,那就更激动了。”学生毛杰说。

方校长觉得,如果能够让孩子们看到中国空间站,他们会更加深刻在心里萌发科学的精神,并认识到祖国的强盛。多方打听下,他找到了阿里“向天空出发”公益幸福团求助。

(图说:在泸定中学驻点帮扶的方校长)

“公益幸福团”是阿里员工自发成立的员工公益组织,阿里内部鼓励员工业余时间投身公益,员工根据不同的公益志向,组成不同的“公益幸福团”,寓意“公益有伴,幸福抱团”,据悉,阿里内部近两百个公益幸福团。

“向天空出发”公益幸福团,由一群热衷航天航空科普的阿里程序员志愿者组成,去年,他们还带着贵州普安的乡村孩子发射了一枚气象探空火箭。

接到方校长求助后,“向天空出发”公益幸福团团长曹林,萌发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如果能用拍摄空间站的形式,让孩子们和空间站的航天员们打招呼,这简直是太酷了!

(图说:“向天空出发”公益幸福团团长曹林在给孩子们上课)

阿里志愿者们了解到这样的系统,毕业于北大的天体物理学博士刘博洋曾开发过一个,但很难给非专业人士使用。为了泸定的孩子们,志愿者们联络到刘博洋博士。大家一拍即合,约定共同开发一个可供乡村学校使用的天文观测系统。

(图说:天体物理学博士刘博洋)

捕捉“天宫”脑洞很浪漫,但系统开发起来却很不容易,志愿者们很快遇到了各种挑战:追踪一个在400公里外高速运动的物体,在视觉算法上仅仅有一个“点”清晰度的中国空间站,相当于要在100米远的地方,精确看到并追踪一根头发丝。

此外,如果想要当地师生经过简单培训,也可以操作这样的一个系统,随时随地能拍摄星空,对程序的易用性也提出了超高的要求。

为此,志愿者雷斌在方案设计的阶段就提出,要通过云计算,让望远镜能够进行OTA升级,观测到不同的目标;志愿者赵培龙曾经是一名自动驾驶工程师,他解决了望远镜有乌云过境的追踪问题;志愿者刘旭恒开发出了简单易懂的观测页面;志愿者柴东凯则操心起了教学可行性的问题,自学了不少天文学知识,希望能够给孩子们解答问题。

从去年12月份开始,历时5个多月,5个程序员志愿者经过反复的试验,共敲击7799行代码,终于通过“施卡/牛反深空望远镜+高精度赤道仪+导星系统”搭建一套基本自动化的天文观测设备。最终,大家一起把一个需要几十个参数调整的系统,变成了一个容易操作的简单程序。

(图说:志愿者们在测试系统)

在志愿者们开发的,高精度轨道光学巡天追踪系统的支持下,师生们能够观测、拍摄、记录不同的近地轨道物体,包括中国空间站、火箭、大型卫星等,成本仅为几万元。

曹林说,航空航天教育门槛高、实施难度大、以常见的天文教学为例,一个校园天文台需动辄投入数十万、上百万,且设备标准化不足,后期运行维护成本高昂。很多学校的科普课程最终难逃“不了了之”的结局,特别是乡村地区的孩子,他们很少有机会“眼见为实”地看到中国航天的进步,更难了解背后的原理,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

志愿者们想做的,就是以低成本、可复制、可持续的方式向乡村孩子们进行科普,以技术力量弥补数字鸿沟,传承科学精神。

观测当日凌晨,当中国空间站从四川上空飞过时,志愿者们和泸定中学的孩子一起,动手拍下中国空间站的影像,和天上的航天员说了一声,“你好,我们在这里!”

观测结束后,阿里志愿者们把全套观测系统捐赠给泸定中学,供师生们日常观测学习,志愿者还加入了泸定中学天文社,远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翟志刚,景海鹏、汤洪波、王亚平等许许多多的中国航天员,都出生在中国乡村,希望通过我们的微不足道的努力,也能在乡村小朋友心里种下一颗关于天空和梦想的种子。也许在不远的未来,下一个航天员就在这群孩子中诞生。”曹林表示。

(图说:阿里志愿者和孩子们在一起观测)

天文学瞄准的不只是宇宙,更是未来。有人仰望星空,有人扎根泥土。浩瀚宇宙,人类存在到底是从哪而来,将去到哪里?这些答案,也许会从中国乡村的溪流间,瓦房里,驴背上被回答出来。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