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新华全媒+丨传统与现代的“交响”——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一线观察

2023-06-20 来源:新华网 分享:

新华社拉萨6月19日电 题:传统与现代的“交响”——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刘文博、关明辉

畅游幸福新西藏,携手开创新征程。6月16日至1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简称“藏博会”)在拉萨举办。

1.4万平方米的展览场地、近千家中外与会企业、近万种参展产品,走进藏博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传统艺术、高新数字、经贸物流……各个展区光影闪烁,精彩纷呈。从清新福建到和美新疆,从意大利到巴基斯坦,来自海内外的宾客们齐聚“日光城”,共享西藏自然风光之美、历史人文之美、民族风情之美、包容开放之美。

以会为“媒”:传统文化浸润时代人心

唐卡、古籍修复、藏毯编织……“文化西藏”展区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赏。

嘎玛旦增从事唐卡绘制工作已经30余年。本届藏博会上,他带来了几件“压箱底”的代表作。“藏博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平时没有这么好的机会,现在我要让更多人看到美丽的唐卡。”嘎玛旦增笑着说。

十几米外,阵阵香气传来,令人心旷神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尼木藏香”的传承人巴多正在向游客热情地介绍藏香的制作技艺,还时不时地把藏香赠予感兴趣的游客。他说:“藏香由多种名贵药材制成,具有一定的养生作用。我希望藏香的香气可以飘得再远一些。”

在精美华丽的藏毯前,游客们边抚摸边赞叹,“手感竟然这么柔和!”不少游客主动跟现场演示人员学起了藏毯编织技艺。

扩“圈”交往:文明互鉴共享新机遇

伊朗、意大利、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的60家企业携630种精美商品赴会,藏博会成为扩大“朋友圈”、促进国际经贸文化交流的大舞台。

这是尼泊尔商人桑托什第一次参加藏博会,甫一开始,他就被火爆的场景震住了。“毫无疑问,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特别具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将来我们会多来西藏参观,争取再参加几次藏博会。”

离桑托什的展台不远,几位工作人员正在网络直播间向全世界推介藏博会。一位负责人表示:“我们要积极利用新手段,把握新潮流,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藏博会故事’。”

另一边,卡里姆正在用一口熟练的汉语普通话推销他的玉石产品:“‘玉在山而草木润’,好的玉石可遇不可求,大家快来看!”从巴基斯坦赶来参会的他,已然对中国文化非常了解。“我特别喜欢中国,我有很多中国朋友,我相信这届藏博会能进一步加深我们之间的友谊。”卡里姆说。

科技兴藏:智慧技术助力新发展

藏博会现场,多家企业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大众提供了一系列智慧解决方案,使游客们大开眼界。

西藏联通政企客户事业部总监刘春林告诉记者,西藏联通研发的“智慧农牧业”系统可以随时定位牲畜,并以强大的数据为支撑,全链条溯源其生长状况。“西藏地广人稀,这套系统对农牧民来说比较实用,而且还可以帮助消费者买到放心商品。”

“青稞专用微生物菌剂”“动物吸氧监测面罩”“高原多功能宜居增压建筑”……多个符合当地需求、凸显智慧力量的科技产品在藏博会上大放异彩,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新的可能。

“一听说要办藏博会,我就毫不犹豫地报名来当志愿者了。”西藏藏医药大学学生李毛卓玛说。细致周到的大会服务让重庆游客王嫒嫒一家三口尽兴而归,“工作人员很热情,展品也十分丰富,这使我很好地了解西藏,我和孩子都很开心。”

签署战略框架协议7个,签约项目60个,协议投资531.83亿元……第五届藏博会成果累累。具有国际影响力、全国辐射力、区域带动力的藏博会,成为全面展示社会主义新西藏魅力的金名片,成为西藏各族群众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生动缩影。

一曲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交响乐”奏起,自信、包容、开放的新西藏,正与全国人民一道,昂首阔步、意气风发地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