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辉煌七十年 感恩奋进新阿坝】从“双脚丈量”到“抬脚上车”
| 2023-07-13 来源:香巴拉资讯 | 分享: |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翻开黑水最新版交通地图,黑水在这70年间,交通建设不遗余力,发展日新月异,峡谷大道穿山越河、国省干线纵横串联、农村公路通组到户……便捷高效的现代立体交通网基本形成。如今,“四向通道、全域拓展”的大交通格局已然形成,在猛河大地为人民群众编织出美好生活的幸福图景。

解放前黑水的道路,被高山峡谷隔绝,人们在悬崖峭壁上凿岩成道或者凿孔架木作栈而行,交通一直是制约黑水县快速发展的“卡喉”之殇。经过70年的不断改造提升,黑水县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公路网络不断完善,交通出行完成了从“双脚丈量”到“抬脚上车”的华丽转变。
1952年前,黑水县内交通闭塞,民用物资主要以肩挑背扛为主,间以畜驮、牦牛为运输动力,全县仅有1条通往外地路,人行小径8条。

历史,总是会将发展进程中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铭记。
时间回溯到1958年,黑水县开始了第一条公路的修筑,芦花至壤口路,随着壤、黑公路的筑路工程推进,当年的10月1日国产“解放牌”汽车披戴红花彩旗开进芦花镇,并举行了通车典礼,从此黑水县交通史上开始有汽车运输。同年黑水汽车站筹建。

“亲身经历黑水从‘水泥路’到水泥路的变化,我由衷地给黑水焕然一新的街路点赞!”今年71岁的二古基,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告诉记者,建州初期,黑水县晴天飞灰、雨天和泥的小街小巷土路简直就不能称之为路。虽然时隔一甲子,但他对当年下雨天去公共厕所都得穿靴子、去沙石多走亲戚都算出一趟远门等记忆犹新。
打破交通制约瓶颈,迈入“发展快车道”是黑水几代人的夙愿。新世纪以来,黑水借助国家通达工程和通村公路建设大机遇,发起了“交通建设年”“交通提升年”“交通会战年”等一系列交通发展路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随着国道347线茂红路提升改造工程的全面完工,省道446线扎红隧道的贯通,全县通车里程达1487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1033.914公里,实现了村组户100%通硬化路、建制村100%通小型客车,交通“瓶颈”制约得到了有效缓解。
“过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现在是‘出门硬化路,抬脚就上车’。”谈起对农村道路的变化,西尔镇麻窝村村民仁青深有感触。
过去的这些年,黑水路网建设成效显著,交通发展事业硕果累累。

如今,黑水县交通四通八达,线网规划越来越全面,出行越来越便捷。从“双脚丈量”到“抬脚上车”,70年来,在黑水县人民的努力下,后来居上,用勤劳和智慧开拓了交通建设的新篇章。四川省推动“四好农村路”乡村运输“金通工程”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黑水县荣获了第六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