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探秘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绘就“中华水塔”新画卷

2023-07-24 来源:新华社 分享:

长江、黄河、澜沧江从青海发源,大河浩荡,奔流不息,滋养着广袤大地。地处青海南部的三江源地区,素有“中华水塔”美誉,是全球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从2005年开始,我国正式公布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相继实施以“生态治理、生态补偿、草原恢复”等为重点的三江源一期和二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

2021年5月25日拍摄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内的鄂陵湖(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占轶 摄

2016年,我国启动全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青藏高原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推进一系列改革,着力解决当地局部生态退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保护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开展一系列探索,成效显著。三江源国家公园创新建立了“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超过1.7万名牧民持证上岗,捡拾垃圾、巡护山水、保护野生动植物,守护三江源。

2021年10月20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勒那村,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生态管护员在扎陵湖畔巡护。新华社记者 李占轶 摄

2021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青海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加强对源头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修复,通过实施黑土滩综合整治、退化草场改良、沙化土地治理、水源涵养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使三江源头的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水资源总量明显增加,草地植被盖度和产草量分别比10年前提高了11%和30%以上。黑土滩治理区域的植被盖度由治理前不到20%增加到治理后的70%以上。

持之以恒的保护建设,换来了三江源头“千湖美景”重现。雪豹、藏羚羊、白唇鹿、野牦牛、藏野驴……一度罕见的各类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如今频频现身广袤的三江源大地,动植物类种群数量增加,广袤草原呈现青山绿水、湖泊交织辉映的美丽景象。

这是2021年9月28日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保护区拍摄的藏羚羊。新华社记者 李占轶 摄

生态环境逐步修复的同时,三江源牧民群体也实现了增收。青海健全完善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特许经营制度,优化特许经营项目目录,科学合理测算生态体验项目生态访客容量,推进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等特许经营活动有序展开,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群众积极参与保护、共享建设成果,实现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这是2022年3月24日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内拍摄的野生白唇鹿群。新华社记者 李占轶 摄

走进三江源,雪山遍布冰川矗立、草甸绵延荒漠茫茫、蓝天白云“触手可及”,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震撼人心。藏羚羊、雪豹、白唇鹿、野牦牛等特有珍稀动物不时出现,更让国家公园充满灵动与生机。牧歌悠扬,牛羊肥壮,万物共生,绘就“中华水塔”新画卷。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