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旧貌换新颜!直击:海螺沟景区道路重建 通车“倒计时”

2023-08-18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

李志强 四川在线记者 王眉灵 陈旻翔 赵丹 文/图/视频

垮塌山体堆积而成的“绝壁”已然满目青翠,曾经破损严重的道路焕然一新,宽阔平整的黑油路面公路蜿蜒攀升……“9·5”泸定地震一周年前夕,四川在线记者再赴震中磨西,探访重建中的海螺沟景区道路。

海螺沟景区道路是海螺沟景区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在“9·5”泸定地震中损毁严重。如今,从磨西至三号营地的29公里路段正在恢复重建中。四川路桥交建集团海螺沟项目安全总监胡立文介绍,项目建设正在按进度如期推进,预计9月5日基本贯通,9月底达到通行条件,10月全面建成。

海螺沟景区入口段满目青翠。

崭新面貌:修复后的公路成为景区一景

海螺沟景区的入口段依山而建,在山壁上划出了一个“之”字。“9·5”泸定地震中,垮塌的山体冲泻而下,约10万方堆积体将短短1公里路段掩埋,形成“绝壁”。时隔近一年,这里焕然一新,不仅原来的道路露出了原貌,曾经裸露的山体也变绿了,花朵鲜艳,点缀其间,迎风招展。

海螺沟景区道路边坡修护后植绿,山花灿烂。

“对整条道路,我们全面恢复路域绿化。”四川交建海螺沟项目工程科科长宁顺江说,地震后山体松散,道路恢复重建中,建设者采取了工程措施加固,在滑坡断面打入锚杆、注入混凝土,将山体“抓牢”,随后采取直接撒播、挂铁丝网喷播有机基材、三联双网生态防护技术等多种种植措施,全面恢复公路范围植被。

不仅植绿,还有“妆造”。一路行进,公路两侧均进行了生态无缝修缮,边坡、挡墙等摇身一变,成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景观,还巧妙地嵌入了当地民居、屋檐窗户等。路,成为了景区一景。

海螺沟景区道路挡墙上的“民居”。

随着道路的基本修复完成,多个路段正进行沥青路面铺筑。俯瞰视角,黑色的旅游公路盘山而上,犹如一条巨蟒逶迤山间。据介绍,海螺沟景区道路不是简单重建,而是恢复提升,全线路基全部拓宽至7.5米,并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部分急弯陡坡段进行了改善,增设了观景台、护栏安全等级,行车舒适度大为提升。

海螺沟景区道路全线铺筑沥青路面。

崭新路线:新建“四隧两桥”避开地质风险

宁顺江的手机里保存了一段视频:泥石流汹涌而下,迅速填满沟槽,漫过石桥。“这是8月11号晚上拍的,你看,桥上的淤泥还在。”站在崭新的嘎木沟大桥上,他指着前方老路的桥说。

嘎木沟大桥是恢复重建时,为了绕避潜在泥石流冲沟而改线新建的。相较原路桥梁所在位置,嘎木沟大桥向外移动了数米,并提高净空,比改线前的桥高六、七米,最大桥高达80米,并以60米的跨度跨越深深的沟槽,成功地避开了泥石流的冲击。

全线新建2座大桥,绕避潜在泥石流沟,提高道路抗灾能力。

像这样的“改线”多处可见,最为重要的有6处,包括4座总长近4000米的隧道,穿越了4处重大地质灾害点,2座绕避潜在泥石流冲沟的大桥,以彻底解决重大地质安全隐患,全面提升道路抗灾能力。

全线新建4座隧道,穿越重大地质灾害点,让通行更为安全。

据了解,地震造成景区道路损毁严重,出现了挂壁公路等滑坡、崩塌、路基垮塌、潜在泥石流等严重病害,地质风险大。道路恢复重建前,设计人员对沿线山体细致摸排,掌握了所有存在堆积体、可能发生泥石流的点位,无法通过工程措施处理的隐患点,则通过更改公路走线、设置泥石流导流槽等,科学规避风险。

在“四隧两桥”外,全线还设置了9处泥石流导流槽,“每一个都发挥了作用,保护公路不受损。”宁顺江说。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