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红色热土 高海拔之恋|与时代同频共振,让盐湖边牧人“靠盐吃盐”的故事越讲越精彩

2023-08-22 来源:中国西藏网 分享:

“加入适量的盐巴,饭菜会变得有滋有味。”不管是古时候还是现代,盐是民众的生活必需品,人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盐。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是纯牧业乡,并不产粮,但大自然赋予了盐湖乡得天独厚的盐矿资源。千百年来,盐湖乡牧民依傍在盐湖周边,感受着盐湖独特的风光,享受着盐湖的天然财富。

图为卡庆错盐湖 摄影:次旦拉姆

盐湖乡境内的鲁玛仁布错、吉嘎错、卡庆错是藏西地区最大的盐湖,被称为“章仓三湖”。虽然名字叫做“湖”,但记者走进卡庆错盐湖,站在湖边向远处望去,只见白茫茫的盐巴铺满了湖面,却见不到一点湖水。

据悉,早在1000多年前,已有50多家盐帮驻扎在那里,他们唱着采盐的民歌、说着采盐的谚语和暗语,以羊背驮盐的方式,将“章仓三湖”的盐运到阿里普兰、日喀则等地,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上,孕育出了远负盛名的“盐羊古道”传奇故事。

图为布玛尔老人 摄影:次旦拉姆

今年78岁的布玛尔是盐湖乡羌麦村人,他从18岁起跟随父辈采盐。“那时,跟着盐帮,我们赶着羊群,边放牧边驮盐,风餐露宿,把盐运往各地,换回青稞、大米、糌粑等食物及各种做衣服的布料外,还能换回铜勺子、铜锅等生活用品。”布玛尔开始回忆道,有时还能换回红糖、冰糖等当时稀奇之物,但在那个交通运输不发达的年代,货物之间的买卖与交换都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

布玛尔回想起他驮盐的经历:数百公里的盐帮之路全是步行跋涉、风餐露宿、充满艰险。沿途山高水多,自然灾害频发,时常也会有土匪出没,但最让布玛尔害怕的是下雨,羊被暴雨或持续降雨引发的洪水卷走,食盐也会被雨水冲刷消失,换来的粮食就会变少,那时人苦,羊更苦。

“当时我们往返一趟需45天左右,一年里春、夏、秋三个季节各去一趟,回想起当年驮盐路上的风声雨声,现在的日子,过得美着呢!”布玛尔的幸福生活是盐湖乡牧民生活转变的一个缩影。以前过过苦日子,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身体允许,他还会继续靠双手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并向周围的年轻人传授这一传统习俗。

2018年,当地这一羊背驮盐的习俗被收入到第五批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年,当地政府将成立于2005年的盐湖乡盐巴粗加工厂确定为扶贫产业项目,先后投入800多万元对该加工厂进行打造。

图为盐湖乡盐巴粗加工厂 摄影:次旦拉姆

图为盐湖乡盐巴粗加工厂一角 摄影:次旦拉姆

盐湖乡党委书记贡觉次仁介绍,目前,盐巴粗加工厂有厂房区和库房区,加工厂已成为一个集采盐、储存、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也注册了“盐羊古道”商标。

粗盐、热敷盐袋、足疗盐……这十几年,盐湖乡盐巴粗加工厂立足自身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的新产品,在包装设计、品质、品牌营销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盐湖的盐真正变成了盐湖边牧民致富的“宝贝”。

图为足疗盐产品 由当地政府供图

图为盐产品 摄影:次旦拉姆

“目前我们有简装盐、布袋盐、礼盒盐、足疗盐、热敷盐、浴盐6种产品,卖得还算可以,2021年销售额达108万元,经济效益日渐凸显。”贡觉次仁说,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让盐湖边牧人“靠盐吃盐”的故事越讲越精彩。

“下一步,我们按照市场需求升级现有产品,并计划开发牙膏等新产品投入更大的市场。” 贡觉次仁说,“这一项工作完成需要寻求合作伙伴,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等各项环节,充满挑战,一旦挑战成功会有效提高盐的附加值,经济效益极其可观。”

此外,对“盐羊古道”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也是当地增收计划之一。贡觉次仁介绍,当地将充分利用“盐羊古道”独有历史、文化和盐湖乡境内岩画、古遗址等资源禀赋,打造“盐羊古道”旅游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让当地牧民享受到更多的发展红利,让他们的生活越过越幸福。(中国西藏网 记者/次旦拉姆)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