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地毯成“油画”!她把只有十几种配色的藏毯变成“PS调色盘”

2023-09-01 来源:央视网 分享:

你了解藏毯吗?

1959年,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出土了大量公元前10世纪的毛织物和纺轮,其中有一块彩色的毛席残片。虽已历经3000年,但是它用黄、褐、红、蓝等色毛编织而成的条形图案仍清晰可见。产自青海的藏系羊毛与彩色图案,证明了青海先民几千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原始藏毯的编织技艺。

“一块藏毯,白天当坐垫,晚上当被子,小块铺马鞍。”很多人印象中的藏毯,古朴、耐用、极具民族风格。经过几千年的传承,藏毯早已从单纯的日用品迈入艺术品的殿堂,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就是加牙藏毯。2006年,“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进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加牙藏毯的技艺传承人在经线、纬线、纱线的精巧交织间忙碌着。织机运转产生的轰鸣声中,一件件华美精致的藏毯在一双双巧手中逐渐显现。

传统的藏毯采用手工纺纱、植物染色、手工编织,其独特的“重叠连环扣”打结法能根据客户要求,织成变化多端的各式花样。经过洗毯、剪花等工艺处理,地毯显现出丝一般的光泽和质感,色泽鲜艳。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地毯编织手法与手工藏毯编织传统技艺相互融合,藏毯的层次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多样。从外地学有所成的高文兰回到家乡,将自己的染整工程专业知识付诸实践,着手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染色数据库”,色彩多如“PS调色盘”。

从沿海一线到青藏高原

高文兰并不是一毕业就决定回到青海的。

2002年,和当时的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高文兰选择南下广州,因为那里技术成熟、工厂林立,发展前景广阔。

谈到为什么会在一线城市的一流印染行业打拼四年后毅然返乡,高文兰朴实地说:“当我的家乡有对口的工作机会,我学到的专业可以有‘用武之地’,那我觉得我应当回来为家乡的产业发展贡献一点点力量。”

虽然广州有着更优越的工作环境和薪资条件,但高文兰一想到藏毯作为自己家乡的特色产品,一直以来受限于花色的单调而没能得到更好地创新传承,难免觉得遗憾,比起广州工厂的工作,藏毯似乎更需要自己的“一技之长”,来让这门古老又珍贵的手艺再次焕发勃勃的生机。

染厂初建之时,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尚不成熟,高文兰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挑战:客户发来一张小样,需要在确认他们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小样之后才会下正式订单。作为当时全公司唯一的染色技术人员,她连续加班48小时,染出了小样单所需的纱线,为下一道工序争取到了生产时间。最终,高文兰赢得了这张订单,也是全公司的第一张大订单。

尽管订单拿下了,但高文兰的心并没有就此轻松下来。客户提出了新的样式要求,这边临时调色染色赶制显然不是长久的办法。为了满足更多元的需求、扩展更大的市场,她还需要再多做些什么。

从十几种到“10w+”

2009年,高文兰刚到公司的时候,机器织出的一块藏毯最多只能呈现出十六种颜色,也没有具体的染色资料。从那时起,她就着手准备,染出一个颜色就建立一个色号的配方资料,积少成多,把功夫下在前面,后面的路就会越走越快。

调配色差、更改浓度,一点点误差都可能使得最后呈现出的毛线颜色与一开始设想的大相径庭,还要考虑到光线、羊毛材质等方面的影响,甚至毛线的颜色在单独呈现时与织进地毯里也不会完全一致。为了得到理想的颜色,高文兰每次都要进行大量反复的试验。十多年的配色经验让高文兰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两个外行人看起来完全一样的毛线团,她也能一眼看出颜色深浅的区别。

说到试色工作中印象最深的一次,高文兰记得是在2021年。当时手里仅有的资料就是客户寄来的一些小样块,小样块使用的染料与高文兰所用的略有不同,这给她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每天调出两到三个颜色,还经常因为染出的样品织进地毯后呈现出的效果不符合要求而前功尽弃。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肯潜沉下去的耐心,这笔订单最后以高文兰和她的团队耗费近三个月的时间,染出全部所需的四十个新颜色而圆满完成。

随着染出的颜色越来越多,资料也更为细致。就这样,从无到有,从有到丰富,高文兰一步步建立起一个拥有“10w+”个色号的藏毯“染色数据库”。

从“技术骨干”到“知心大姐”

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染整工程专业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在青海则相对“冷门”,这让高文兰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更多老乡掌握一门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高文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于2013年8月应运创建。

高文兰的徒弟赵国平,因为没有学历和技术傍身,之前只能在餐饮行业打打零工。与高文兰成为同事之后,她的踏实认真给高文兰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高文兰开始有意培养她操作染缸、打小样……如今,赵国平也已经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业余时间,有一间“女职工温馨小屋”,是高文兰与同事们交流谈心的地方。高文兰因为心思细腻、和每个员工都相处融洽而成了大家的“知心大姐”,每当谁有了家庭和工作上的苦恼都愿意找她聊天疏解。

目前,高文兰已经为公司成功培养出5名专业的染色对色人员和配色调方人员,培养了60多名染色操作人员。她的科学化和合理化的管理模式,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近15万元。

来往于各个车间,高文兰总是风风火火;而当她调配起染料,又能完全地沉心静气。在她一次次的试色验色中,如油画般绚烂多彩的藏毯正飞往世界各方。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