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青海:竞逐“新”赛道 产业正风光

2023-09-15 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

龙羊峡水电站。张勇 摄

放眼青海大地,深蓝色电板汇聚成光伏“蓝海”,偌大的风机转出发展“加速度”,光热镜面吸光生金,当以光伏、风电、光热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不断壮大,青海清洁能源迈入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新阶段,高质量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势头正劲。

如今,青海电力装机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90%以上,始终保持全国领先。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产业链条延伸延展,从上游原材料、组件加工生产到下游的并网发电再输送,技术迭代升级、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这背后是产业链条的日臻完善,清洁能源产业正规模化发展,青海从曾经的地理高地迈向了产业发展“高地”。

坚持强链补链,打造能源产业基地

灵敏捕捉到光伏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和优势,青海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把产业发展的目光投向青海。“背靠”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最新的创新技术及工艺产品优势,青海晶科的单晶产品为N型单晶,并且全面使用最高效大尺寸热场,该技术创行业第一。

聚焦绿电提价值培育能源产业增长“新引擎”,以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需求为牵引,加强创新引领,引导能源消费多样化、个性化、绿色化发展,加快能源消费方式转变催生优质供给,不断完善建设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以产业链抓招商,稳供应链抓服务,贯通上下游产业链关键环节,在要素保障、市场需求、政策帮扶等方面精准发力,天合光能、阿特斯、丽豪、高景、时代新能源、比亚迪等一批新能源行业领军企业落户青海。

到目前,高景太阳能50吉瓦单晶硅(一期30吉瓦)、阿特斯10吉瓦单晶硅、晶科能源20吉瓦单晶硅(一期)等项目已投运;天合光能35吉瓦直拉单晶、天合光能5吉瓦高效能电池、丽豪10万吨多晶硅(二期)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并引进弗迪电池、时代新能源、泰丰先行、诺德新材料等知名龙头企业。

新能源制造产业不断延伸发展,到目前,青海形成多晶硅14.5万吨、单晶硅100吉瓦、组件6.8吉瓦产能,逆变器、铝边框、支架等配套产品规模化生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2022年,仅西宁地区完成规上产值525亿元,增长239%。

青海突出打造100%利用清洁能源运营的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和区块链产业园区,突破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打造百兆瓦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提升光伏转换效率,“青海产”中国首条量产规模IBC电池及组件生产平均效率突破24%,跻身国际一流水平。2022年,全省新能源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5%,单晶硅产量增长6.0倍,多晶硅增长1.6倍,太阳能电池增长1.2倍,碳酸锂增长24.5%。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能源创新示范

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园区,再次领略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和世界装机规模最大的水光互补发电站的阵容,震撼之余传递着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劲脉动。

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及广袤的荒漠化土地等资源,为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造就了独特的资源和能源优势。依托资源优势,结合省情实际,适应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光伏、风电、光热等产业以“绿”为进发展壮大。

开展青海产业零碳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绿电价值实现国际合作签约仪式,成立国际绿电低碳认证(青海)研究工作室……今天的青海,正在加快推动零碳产业园区先行示范,依托“东西部协作”政策支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印发《青海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十大行动方案》《青海零碳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并充分发挥“绿电”优势,吸引红狮、阿特斯等一批技术先进、绿色低碳、具备产业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项目落地园区。

前不久,由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青海省6万千瓦/60万千瓦时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在格尔木市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发电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项目。

随着清洁能源步入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新阶段,青海不断加快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到目前,哇让、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同德项目取得核准,实现了我省抽水蓄能项目核准建设零的突破。

同时,以“揭榜挂帅”方式布局压缩空气储能、氢能、熔盐储热发电等4类共10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推动多元化新型储能发展。另一方面,以“坚持政府主导、电网统一调度、市场主体自主参与”的原则,依托海西、海南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谋划布局7座20万千瓦量级电网侧大规模共享电化学储能电站,总规模148万千瓦/592万千瓦时。推动太阳能储热项目建设,总装机规模居全国前列。

在此基础上,积极打造规模化绿氢生产基地,印发《青海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青海省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将依托风、光、水、土地等资源禀赋,通过绿电制氢、高效储能、规模储运、多元应用、产业聚氢等途径,着力构建“一个品牌、一个中心、两个集群、三个绿氢生产基地、五个示范区”的发展格局。

坚持成果共享,打造能源惠民样板

在青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致力于“双碳”目标实现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既符合当下又契合未来。

2020年青海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推进清洁供暖工作,启动实施清洁供暖示范县。如今,清洁取暖步伐加快,目前已重点实施了玛多、兴海、共和、同德、贵南、河南县清洁取暖示范县建设,并积极推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西宁市相继纳入国家试点范围。

截至目前,全省清洁取暖率达67%,海西州已完成热源清洁改造17.6%,完成建筑节能改造32.3%。西宁市已完成热源侧改造17311户,用户侧节能改造22211户。

现如今,光伏已经不单单是产业发展,更是光伏“+”效益的不断凸显,以光伏项目建设驱动生态治理,光伏园区内平均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覆盖度达到80%。

同时,积极推进“光伏生态牧场”试点项目建设,扩大光伏羊养殖规模,培育绿色光伏羊品牌,并整合各类扶贫资金,依托光伏扶贫电站,建成光伏扶贫规模73.36万千瓦,每年产生扶贫收益约5.7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群众稳定创收。

抓住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依托资源禀赋,聚焦“双碳”目标,青海清洁能源产业正借“风光”竞逐发展“新”赛道,向着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记者 宋明慧)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