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绿色发展 生态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3-09-15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

九寨沟五花海景区。苏杨 摄

木卡羌寨。 任陶 摄

茂县群众采摘苹果。 黄强 摄

红原县花海光伏电站。段金晶 摄

村民晒花椒。 任陶 摄

□易西

两项增速,全省第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阿坝州GDP同比增长5.5%,规上工业(含园区)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一。

这份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阿坝今年以来一系列重大项目和活动的举行:查理“光伏+ N”、川青铁路、久马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红原雅克音乐季、阿坝县扎崇节、松潘花灯节等系列活动蓬勃开展……

这份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阿坝州近年来鲜明的发展底色——绿色发展。近年来,阿坝走出了以生态特色农牧业为重点、生态绿色工业为基石、生态文旅产业为增长极的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是阿坝探索生态发展之路而交出的“阿坝答卷”,也是阿坝建州70年来辉煌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

70年来,阿坝州经济总量从0.24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462.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7万元、1.83万元,分别比1953年增长了146倍、281倍。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探索出一条具有阿坝特色、绿色优先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阿坝奠定坚实基础——10年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4000亿元,是建州后前60年总投资的3倍;10年间,人均GDP跃升至56473元,较2012年增长150%;10.38万名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绿色生态,是阿坝州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价值和最大的品牌。”阿坝州委主要负责人表示,阿坝坚持绿色发展,已确立了建设“一州两区三家园”的目标,紧扣构建“三地共建、五业同优”产业新体系,积极培育“6+N”高原特色农牧业产业新体系、“5+N”生态工业产业新体系、“1+6”现代服务业产业新体系,加快构建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和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以科技为底色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高原粮仓”  位于阿坝县西北部的阿坝县青稞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于2019年,目前已是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从科技上发力,我们成功试种了‘阿坝黑青稞’‘昆仑15号’‘藏青2000’等青稞品种34个。”阿坝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规划青稞现代农业园区2.5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5000亩。

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科研技术”的运行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80%以上,青稞亩产产值从白青稞的780元提高到黑青稞的1650元,辐射带动园区周边8个乡镇7822户41175名群众人均增收650元。

优化农业发展空间格局,全力以赴高水平打造“高原粮仓”。“我们已经建成高标准农田33万余亩,为‘高原粮仓’建设打下良好的耕地基础。”阿坝州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阿坝持续做优做强特色农牧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构建“6+N”高原特色农牧业产业新体系(“6”代表牛羊、生猪、特色果蔬、高原菜蔬、优质粮油、道地药材“六大主导产业”;“N”代表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阿坝正不断推动产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阿坝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59.24亿元,粮食总产量16.3万吨。

一系列“藏字号”“羌字号”产品走出大山,迈向全国。通过围绕特色水果、高原蔬菜、道地中药材、牦牛、中蜂、生猪等产业,阿坝州不断延链强链富农增收,建成现代农业园区57个,园区内高水平主导产业基地25.51万亩,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场753个,“三品一标”农产品累计达222个,成功认证“净土阿坝”品牌产品187个。

农牧特色产品走出大山的背后,是70年来阿坝“富民路”的建设巨变。目前,阿坝全州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5600公里,全州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1340公里,“四好农村路”示范路达1200公里以上,实现所有县市及出州通道通三级以上公路,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从无到有”“由点到线成网”的历史性跨越。

坚持绿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民。70年前,阿坝的高原牧民们曾长期依赖着刀耕火种和“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阿坝州相关负责人表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阿坝儿女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启了建设美好家园的伟大创业,实现了“从水桶变水管、油灯变电灯、土路变油路、喊话变电话、帐房变楼房”的美好梦想。

以绿色为底色 构建“5+N”生态工业产业新体系  今年4月,阿坝集中开工阿坝县查理“光伏+N”项目、黑水县毛尔盖电站水光互补项目、金川县嘎斯都“光伏+N”项目3个重大光伏项目,项目总装机规模202万千瓦,总投资97.2亿元。

生态因“绿色”而纯净,阿坝因“光伏”而璀璨。随着国家“双碳”目标提出,阿坝州加快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阿坝州相关负责人表示,阿坝州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也是全省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价值巨大。目前,全州清洁能源理论蕴藏量6423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3183万千瓦,已建成清洁能源装机635万千瓦,在建装机470.8万千瓦。

打造“水光风多能互补”清洁能源体系的目标,已经锚定——阿坝将加快推进覆盖13县(市)、共计156个、总规划规模8039万千瓦的光伏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氢能、风能开发利用,大力推进“风光水储”多能互补、源网荷储融合发展以及新能源相关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延伸,加快建成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力争到2027年实现3个“超千万”,即:水电装机超1000万千瓦,风光装机超1000万千瓦,电能送出能力超1000万千瓦。

清洁能源产业,是阿坝以绿色为底色,发展绿色工业的一个缩影。

生态立州,是阿坝发展贯穿始终的核心和要义。将时针拨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坝曾经一度陷于“木头经济”的发展困惑。如何实现从“木头经济”到“生态经济”的转变,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答案是绿色发展,发展绿色工业。建州70年来,阿坝工业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木头经济”到“生态经济”的转型,构建起“5+N”生态工业产业新体系(“5”代表清洁能源、特色农牧、中藏羌医药、民族文化工艺、优质矿产资源五大产业集群,“N”代表以县域中小微企业园为载体发展的数字经济、绿色载能、材料加工等特色产业)。2022年,在“飞地”园区的强力拉动下,阿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7%,居全省第一,实现增速领跑。

目前,阿坝已经全面构建州内、“飞地”联动的“一核三地多点”园区发展新格局。当前,全州共建成省级开发区3个,县域中小微企业产业园区13个。2022年,州工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达6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02.22亿元,成阿工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10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61.42亿元,德阿生态经济产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14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79.58亿元。

同时,绿色工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也进一步增强。当前,全州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绿色工厂2个,州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科技创新对阿坝工业经济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

以富民为底色 文旅融合赋能“净土阿坝”的“诗和远方”  九鼎山花海漫步,清幽梦幻;松州古城夜游,唯美浪漫;双桥沟内戏水,刺激凉爽;壤巴拉文化研究中心研学,趣味盎然……行走在阿坝,可赏可游可玩可品的“宝藏之地”令人应接不暇,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追寻心中的“诗与远方”。

“熊猫家园·净土阿坝”——这是阿坝独有的“诗和远方”。

“我们加快构建‘春览格桑花开、夏游辽阔草原、秋赏层林尽染、冬嬉冰雪温泉’的全域皆景、四季畅游新格局,同时持续扩大‘熊猫家园·净土阿坝’的品牌影响力,聚力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阿坝州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近年来阿坝全州上下紧扣大九寨、大熊猫、大草原、大长征、大雪山、大冰川、大彩林、大地震遗址、大禹故里“九大”文旅品牌,下大力气育产业、建景区、畅通道、创品牌、优环境,形成“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阿坝特色的文旅融合全域发展之路。

一系列数据,反映了阿坝生态旅游的成效。目前,阿坝州建成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7个,建成国家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28个、3A级景区49个,在地市州一级中领先实现A级景区县(市)全覆盖。今年上半年,阿坝州接待游客2297.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8.24亿元,九寨沟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四姑娘山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100万人次。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阿坝州加快建设“1+6”现代服务业产业新体系,即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产业,培育提升金融服务、商业贸易、现代物流、科技信息、休闲康养、特色餐饮六大重点产业,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2019年以来,阿坝州连续4年成功举办文化和旅游暨全域旅游发展大会,打造“冰雪旅游第一州——户外第一州”“红色旅游第一州”。2019年以来,全州各A级景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153.81万人次,全州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892.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5.75亿元。建成5个“阿来书屋”、10个“熊猫邮局”、6个旅游研学基地以及雅克音乐文化产业园、鲁能非遗小镇等跨界融合新场景。

富民,是阿坝生态旅游的底色。阿坝州黑水县羊茸村,非常有代表性。“我们村先后获得了四川百强名村、四川最值得期待的旅游目的地、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等称号,已成为达古冰川景区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羊茸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村里探索“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民宿旅游,并引进专业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和营销,自2018年正式营业以来,全村累计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1500万元。

70年过去,阿坝焕新颜。阿坝州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功能区、重要水源涵养地,阿坝将会把绿色发展的理念一以贯之,全力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早日建成生态美丽家园、和谐幸福家园、富裕小康家园。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