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黄河源头第一家”眼中的生态之变

2023-09-24 来源:新华网 分享:

新华社西宁9月23日电 题:“黄河源头第一家”眼中的生态之变

记者柳泽兴 李琳海

秋日时节,黄河正源约古宗列曲的草场逐渐转黄,格求沿着水流一边巡护,一边和朋友分享着源头的大美风光。

格求今年36岁,出生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麻多乡郭洋村,格求家离黄河源头只有30分钟车程,被称为“黄河源头第一家”。

从小在源头边长大,格求对黄河有着别样的感情。“我记得第一次去黄河源头是和父亲一起去的,那时候我三四岁,父亲说黄河从源头流下去养育了很多生命,一定要保护好,不能弄脏水源。”

由于气候变化和过度放牧,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黄河源头草场不断退化、湿地萎缩、黑土滩逐渐增多,黄河从源头流到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时,干流出现连续跨年度断流现象。“草场恶化,牛羊却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人和牲畜都生活困难。”格求说。

2020年8月27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境内的约古宗列保护分区石碑。新华社记者 李琳海 摄

生态出现恶化,源头保护至关重要。为守护一江清水,曲麻莱县下大力气推进生态保护、禁牧减畜。曲麻莱县副县长董铸介绍,在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单位国家能源集团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11月,黄河源头核心保护区首批2665头(只)牛羊完成转场搬迁,该区域实现历史上首次禁牧。

2020年10月,在首次禁牧的基础上,完成了第二期禁牧工作,涉及禁牧草场17万亩和2625头(只)牛羊。至此,约古宗列曲附近66户牧民集体搬出了黄河源头核心保护区,源头32万亩草场实现了禁牧。

源头66户牧民每家都有一位管护员,负责巡护山水、保护环境,格求也是其中一员,主要职责是阻止外来人员非法穿越、禁止盗捕鱼类、开展政策宣讲等,从“黄河源头第一家”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源头第一哨”。

2023年5月23日拍摄的格求(左二)一家。新华社记者 柳泽兴 摄

离不开也放心不下这里的花草动物,夏季往来人员多时,格求基本住在源头附近,阻止来往车辆破坏湿地草场。《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今年4月1日正式施行,这对于格求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以前我们多数靠劝导教育,现在有了法律,我们宣讲政策更有底气,大家的生态环保意识也在提高。”

今年7月,玉树州生态环境局成功在约古宗列曲架设远程观测点位和5G基站,以观测站点为中心,实现约古宗列曲周边5公里的5G网络覆盖,当地正式告别“通信盲区”。借助网络视频观测系统“江源之窗”,工作人员足不出户便可实现对黄河源头的实时观测,黄河源头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

随着各项保护措施完善,格求亲眼见证源头生态环境变了样。“近几年雨水增加,源头水量变大,草多了,生态一年比一年好。”谈及近年来的变化,格求十分感慨。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