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西藏积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有效赋能

2023-10-1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袁海霞 分享:

图为山南市琼结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某书店检查。记者 白玛泽旺 通讯员 伦珠泽仁 摄

图为山南市琼结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向群众发放知识产权相关宣传册。记者 白玛泽旺 通讯员 伦珠泽仁 摄

近年来,西藏制定部署了一系列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发了经营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增强了社会面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意识,雪域高原迎来知识产权保护新气象。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西藏有效商标注册量5.581万件,同比增长17.6%;发明专利拥有量1065件,同比增长16%;高价值发明专利517件,同比增长11.9%。有效商标注册量、发明专利有效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运用知识产权信息,实现企业创新发展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4000米,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2019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举全区之力、合力打造“地球第三极”区域公共品牌的决策部署。西藏地球第三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球第三极公司”)是“地球第三极”商标的持有者和运营方,近年来,推出了天然饮用水、青稞、蜂蜜等特色产品。

“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已经提交了多件‘地球第三极’商标注册申请,基本实现了45个商品与服务类别上的全类注册。目前,公司正对‘地球第三极’商标实施跨境保护,已经在12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了商标注册申请。”地球第三极公司副总经理梁俊超介绍,该公司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定期进行商标监控,建立品牌“护城河”,助力实现“品牌兴藏、产业兴藏”。

凭借扎实的商标品牌管理工作,地球第三极公司申报的“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助推产业新动能”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评选的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

“地球第三极”品牌价值实现快速增长是西藏经营主体运用知识产权支撑创新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近年来,这样的案例不断涌现。

青稞是西藏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围绕青稞等农产品的深加工进一步发展,许多民营企业纷纷开发青稞的营养、保健、药用和工业等多种用途价值。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聚焦青稞优势产业,开展专利导航分析,全面梳理国内外青稞专利数据信息和发展趋势。众多民营企业运用知识产权信息,实现创新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推出保护政策,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知识产权相关工作,不断加强顶层设计,2022年,自治区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定了《西藏自治区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出台《西藏自治区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2022年推进计划》,组织编制《西藏自治区“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等措施举措,为全区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引。

今年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着力围绕知识产权保护推出政策措施。该局会同自治区商务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针对对外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中知识产权保护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力,强化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供给,加强西藏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建设;印发了《2023年西藏自治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持续打击和治理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机制,提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效能。

同时,西藏鼓励区外具备资质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来藏开展知识产权代理服务,鼓励对接区外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来藏开展知识产权开发、评估、交易、托管、投资等服务。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自治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获得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

加强司法保护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彭某先后采购注册商标标识、空酒瓶、散装白酒等,在拉萨市某村出租房内生产假冒品牌白酒并进行销售。2021年5月25日,公安机关将彭某抓获,并查扣疑似假冒贵州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剑南春品牌白酒共计710瓶及用于生产疑似假冒品牌白酒的物品。

经有关机构检验,上述710瓶白酒均系假冒注册商标商品,侵权产品价值共计90余万元。

法院认定,被告人彭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已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鉴于彭某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认罪认罚,可依法从轻处罚。依照刑法第213条规定,判决彭某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48万元;扣押在案的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由扣押机关予以销毁。

注册商标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消费者辨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最直接标识。该案被告人采购注册商标标识、空酒瓶、散装白酒,采取以次充好的方式生产假冒品牌白酒用于销售,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罪典型案例。

该案的宣判,有力彰显了司法机关依法严惩侵害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坚定决心,也向社会宣示了假冒他人商标的行为不仅仅是民事侵权行为,情节严重更会构成犯罪,受到法律的惩处。

近年来,西藏各级人民法院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大力保护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全力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统计,2018年至今,西藏各级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490件,其中,知识产权民事案件475件,审结464件,结案率达97.7%;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5件,审结15件,结案率达100%。受理知识产权案件较前5年增长80.8%。

“全区各级法院充分发挥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审判模式优势,为开创知识产权保护新局面、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人民法院的智慧和力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努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水平,促进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市场经济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创新,支持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为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