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四川省黑水县:逐梦“绿富美”,一沟彩林作答三道考题

2023-10-26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

黑水县奶子沟彩林公园。 黑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层林尽染秋风劲,露华凝聚秋韵浓。金秋十月,从成都出发,一路向西行驶200多公里,就来到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眼下的黑水,冰山映彩林、雪峰映藏寨,步步是景、帧帧皆画、处处怡人,美不胜收。

彩林、冰川是黑水的重要标签。在旅游风景园林规划专家钱振越看来,黑水的红叶面积之大、色彩之丰富,堪称世界之最。

作为冰川下的彩林小城,黑水县境内拥有“大彩林、大冰川、大雪山、大长征”四大文旅品牌,却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穷则变,变则通。面对生态保护、全域旅游、群众增收三道考题,黑水如何利用资源优势作答?

执笔答题,黑水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扣省委赋予阿坝州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围绕建设“冰川彩林国际旅游目的地”目标,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气候优势,将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来精心培育、用心呵护,大力培育“旅游+”“+旅游”新业态,形成了“春观山花、夏看繁星、秋赏彩林、冬沐冰雪、四季忆长征”的旅游主题。如今的黑水,已成为阿坝旅游环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生态“加”法 在青山绿水间逐梦“绿富美”

10月24日,在沙石多镇羊茸村的一家民宿客厅里,57岁的格兴初正在打扫房间。作为第一批搞旅游接待的村民,她见证了羊茸村的旅游发展变迁。

“我从2015年开始搞旅游接待,家里现在一共有10个房间。”格兴初介绍,生意最好的一年挣了15万元,如今又到彩林季,房间也是一直满客。

彩林成为村民的“摇钱树”,得益于观念的改变。“吃‘彩林饭’,就要保护好饭碗。”格兴初透露,早在十多年前,村上就制定了村规民约,禁止乱砍树木。不仅如此,每家每户还会在冬季参与护林防火工作。

生态是黑水县富民增收的底气。黑水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纵深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让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

通过积极开展“七大保护”行动,全面推进“七大治理”工程,如今的黑水县生态更加“靓丽”。数据显示,黑水县累计抚育国有林18万亩、封山育林23.69万亩、人工造林24万亩、改良草原4.5万亩;治理沙化土地1.5万亩水土流失9.04万亩、干旱河谷4750亩;全域环境整治、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成效显著,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以上,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第二批省级生态县。

更好的成效在显现,更多的谋划在落地。黑水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黑水将持之以恒挖掘绿色生态这个最大财富、最大优势和最大品牌,不断擦亮岷江上游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金字招牌,在青山绿水间逐梦‘绿富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全域“加”法 在拓景扩容中擦亮“彩品牌”

这几天,在黑水县奶子沟彩林公园里,重庆游客谭翔宇和妻子开启了拍照“打卡”模式。

“我们与黑水彩林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0多年前,当时首次到黑水就被彩林美景所吸引,之后每年都要来。”谭翔宇说,除了彩林带来的惊艳,昌德村的红色文化也值得体验。

如今,黑水县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催生出“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等新业态。依托冰川彩林生态文化旅游季等节庆活动,全力推进黑水旅游大品牌建设,加快打造冰川彩林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红色昌德、康养羊茸、七彩甲足”旅游村寨,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新业态在衍生,新旧动能在转换。依托浓厚的红色文化,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紧扣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和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推出“长征+生态、长征+乡村、长征+体育”系列红色旅游产品,着力建设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依托达古冰川等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登山、攀岩活动相继登场,先后投入1.8亿元用于三奥雪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起了国际化登山营地。

这还远远不够。黑水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对标阿坝州构建‘一屏四带、全域生态’发展新格局,黑水将紧盯‘冰川彩林国际旅游目的地’目标,坚持‘冰雪立业’发展思路,做好‘大彩林、大冰川、大雪山、大长征’四大核心旅游品牌。”

增收“加”法 在带动共富上实现“腰包鼓”

10月24日,羊茸哈德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诺布卓玛正忙着协调客房。“这段时间要提前订房才能入住。”诺布卓玛说。

羊茸村又叫羊茸哈德,地处黑水彩林沟,属奶子沟八十里彩林区精品景点核心区,拥有丰富的彩林资源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借助区位优势,村里42户村民都选择搞民宿旅游接待,并由专业的旅游公司统一管理、营销,探索出“支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共享旅游发展红利。羊茸村村委会副主任板马木表示,今年预计每户能分红10万元左右。

与羊茸哈德相邻的昌德村旅游接待也搞得红红火火。“这几天我们村的客房入住率能达到80%左右。”昌德村党支部书记罗让算了一笔账,今年合作社毛收益在100万元左右,年底预计能分红80多万元,村民多的能分到6万元左右,少的也有3万元左右。

据了解,羊茸村和昌德村所在的沙石多镇今年1至10月共接待游客78820余人次,旅游收入约879.755万元。

近年来,黑水县纵深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通过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业的双轮驱动,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黑水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何红梅介绍,“今年1至9月,黑水县共接待游客1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4亿多元。”

除了直接的旅游从业收入,全域旅游发展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让景区周边群众享受“旅游红利”,沿线村庄掀起民宿接待服务热潮,成为当地群众重要的增收渠道和奔向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