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西藏墨脱原始森林植物科考:行走中不知脚下“藏着惊喜还是惊吓”

2023-11-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赵朗 分享:

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从最高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到海拔100多米的低山河谷,巨大的海拔落差造就了最丰富的垂直自然带,这里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被外界称为“植物基因王国”。

近日,记者跟随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高级工程师申健勇团队,在墨脱背崩乡原始森林开展珍稀濒危植物科考。

从墨脱县城出发,驱车前往,抵达车辆无法前进的地方,科考队员带上收集袋、相机、长杆刀具徒步进山。沿途,他们目光扫描识别视线范围内的一切植物。

10月28日,墨脱森林深处的植被。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

行走中,申健勇介绍,此次科考课题是对在藏东南和滇西北贡山的7个具有代表性的珍稀濒危物种进行调查研究,像墨脱百合、大花水东哥、藏刺薯蓣等,在前三年的野外调查中均有发现。

在他看来,调查漫长,要确定课题植物野外资源数量、居群大小、分布区面积和生境情况、群落伴生物种信息,采集目标物种的标本、居群的分子样品,并引种活体植株或种子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进行迁地保育。

因气候湿润,森林里的树上长满了藤蔓植物、蕨类植物、苔藓。在这里,植物从空间上获得了最大密度的生长。开满粉色花朵的植物从树上倒挂而下,科考人员一眼辨认出是大花水东哥,奈何正是花期无法采集种子。

10月28日,申健勇团队识别采集到的植物。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

调查植物也靠运气,苦寻不着时,也会柳暗花明。当天,第二片区调查,科考队员竟在马路边发现结果的大花水东哥。队员马兴达说:“前几天找了很久才见到三棵。”随即,他们采集了种子。

申健勇补充,“虽然是濒危植物,但在这两年的调查中,大花水东哥的存在比我们想象中要多。”

10月28日,墨脱境内的大花水东哥。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

原始森林植物调查,实则像丛林探险。沿途,突然出现的蛇,毫无知觉爬到身上嗜血的山蚂蟥,还有挡住去路的深水潭。一路上,经历的这些像极了“打怪升级”。行走在茂密植被中,永远无法得知脚下藏着惊喜还是惊吓。

当地人见惯的树木也是他们重要的科考对象。隔着很深的峡谷,申健勇留意到三棵突兀的高树,拿出望远镜观察着。他说:“树太高了,又长在到达不了的地方,收集种子太困难。”

10月28日,科考人员马兴达在原始森林翻越障碍。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

课题之外,申健勇团队在调查中还发现了新物种,例如巨型秋海棠,目前是亚洲最高大的一种秋海棠。2021年发现的苦苣苔科植物,团队将其命名为雅鲁藏布汉克苣苔,还有2022年刚发表的蔡氏油瓜。

当天,科考团队采集了华丽芒毛苣苔、贡山九子母、酸脚杆等植物的标本。申健勇说,墨脱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之一,第一次青藏高原科考调查有限,所以在原有调查基础上,此次科考也会识别新物种并带回去研究。

据申健勇介绍,自2020年团队进行课题野外调查,在植物种子采集、植物组培方面取得很多成果。比如墨脱百合,它是当地特有种,生长在海拔3200米的原始森林。他们将采集的鳞茎带回云南委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进行组培,共培育了2万株。再回墨脱科考时,他们在墨脱回归了200余株。

申健勇表示,墨脱生境非常丰富,可以从热带季雨林再到高山草甸再到冰川。但凡中国有的植被类型在墨脱县境内都能看到。未来,团队将继续野外调查,做好濒危植物野外回归的工作。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