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11年倾情雪域高原 助力受援地高质量发展——成都市奋力谱写对口支援美好篇章

2023-11-14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

成都市金牛区援建石渠县邓玛观光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成都高新区对口援建德格县康巴文化中心博览园。

成都市锦江区对口支援炉霍县,开创“飞地+众筹”模式,建成帮扶村飞地产业园。

成都市龙泉驿区在甘孜县开展厨师技能培训。

成都市青白江区援建甘孜州九龙县湾坝乡中心小学校。

成都市新都区、金堂县援建理塘县蔬菜现代农业园区。

11年,时光荏苒,一支支队伍扎根雪域高原,倾情献力献策;海拔3000米,一所所学校在群山之间拔地而起;气温零下10℃,一箱箱贝母与酪蛋白被运送出高原……

2023年,是成都接续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奋进之年。成都市贯彻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助推受援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决策部署,在雪域高原奋力谱写对口支援美好篇章。

聚合力谋发展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口支援新格局

金秋十月,川西高原阳光明媚。成都市青羊区考察调研组走进了甘孜州得荣县古学乡比拥村“天玫”葡萄产业园,查看园区基础设施、了解产业发展状况、询问农户收入情况。在随后召开的青羊区—得荣县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上,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助力得荣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深入交流。

青羊区对口支援得荣县以来,两地党政“一把手”每年都要面对面交流部署对口支援工作。

同一时段,双流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同志、无党派人士代表一行15人赴甘孜州巴塘县开展“同心·巴塘行”活动,这是双流区委统战部落实与巴塘县委统战部签订的《乡村振兴五年帮扶协议》,以结对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就业咨询等方式,实施全域结对帮扶的具体举措。

部门对部门、县对县、镇对镇——成都与涉藏地区全域结对帮扶的场景越来越常见。

从开展对口支援伊始,成都市就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思考、探索如何推动对口支援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为此,他们坚持广泛动员、调动各方,不断拓宽参与对口支援的主体范围,不断构建完善交往交流长效机制。按照“机构对口、行业相近、优势互补”原则,成都市推进援受双方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面结对帮扶,全市575个部门、247个乡镇(街道)、500余所学校、178家医院与受援地相应部门(单位)结对帮扶。

同时,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成都市在650个社会组织与受援地组织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又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牵引,广泛链接企业资源,实施“村企结对”帮扶,全市1102家企业与756个村结对,助力受援地乡村振兴。

实践中,成都市锦江区创新引入“众筹”模式,遴选统一战线优秀人才作为帮扶带头人,聘任为炉霍县“荣誉村长”,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众筹+爱心捐赠”“众筹+代建代管”等参与方式。目前,已选聘“荣誉村长”46名,有300余家企业及民主党派、社会组织负责人参与,募集资金1400余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00余个,共同奏响“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旋律。

成都接续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以来,市县镇三级支援整体联动、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力量协同参与、资金项目人才三项资源统筹发力的工作机制日臻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口支援新格局推动了受援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输血”与“造血”结合

切实增强受援地内生发展动力

10月的川西高原秋色迷人,随着国道317线自驾旅游热度提升,位于甘孜州甘孜县境内的格萨尔王城迎来众多游客。

在对口支援甘孜县工作中,成都市龙泉驿区帮助甘孜县找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向,集约多个村的资源,整合发展农村新型“飞地旅游经济”。

格萨尔王城的一栋栋建筑,分别属于不同的村集体所有。截至2022年,该县格萨尔王城项目“百村产业基地”128个脱贫村物业租赁收入共计1500万元,解决各镇村就业人数1400余人。目前,格萨尔王城已入选2020年四川最受网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这是成都市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切实增强受援地内生发展动力的一个缩影。

增强受援地内生发展动力,人才是关键。2012年以来,七批次2953名对口支援干部人才和9804名教育医卫等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响应号召,聚焦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赴对口支援地区挂职帮扶、接续奋斗,为促进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提升工程,举办各类培训班2239期,培训干部群众超11.6万人次,接收3565名干部人才来成都挂职学习,为当地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的优秀干部人才队伍。

资金、项目“输血”是刚性举措。2012年以来,成都市20个对口支援区(市、县)按照相关资金拨付标准,累计划拨各类财政援助资金48.59亿元,发动社会力量捐款捐物4.88亿元,有力助推受援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同时,科学精准编制三轮次对口支援规划,高标准实施援助项目3309个。其中,住房建设类项目106个、教育医疗援助类项目685个、产业发展类项目783个、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463个、干部人才培养类项目350个、就业帮扶类项目217个、社会力量帮扶类项目395个、其他项目310个,源源不断的帮扶项目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成都市充分发挥企业、市场、技术平台优势,引导企业与受援地企业结对合作,携手推动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中(藏)药生产基地转型升级;成功举办产业发展投资推介会、农牧产品推介会,建设天府中药城黑水基地、天府农博园共享农庄;加快旅游产业合作共推,深化落实《成都市、阿坝州、甘孜州三地旅游协同发展规划(2019-2035年)》,共同构建文旅产业生态圈、协商组建文旅发展共同体、聚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切实增强了受援地内生发展动力。

项目带动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促进地区发展。牦牛产业是阿坝州小金县的支柱产业,成都市新津区利用村集体闲置圈舍建设牦牛集中育肥大棚,帮助小金县建成适度规模标准化牦牛养殖场76个、牦牛产业示范基地6个,每头牦牛增收1000—3000元不等,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科学养牛致富。

把产业发展作为受援地群众致富增收的根本之策。借助当地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优势,成都市金牛区帮扶甘孜州石渠县正科乡打造“生态+”特色产业,建设邓玛观光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附近农牧民变身园区工人。“没想到可以这样种田。在这个农业工厂上班,一年收入能上两万元。”该乡一名农牧民感慨地说。

惠民生办实事

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在甘孜州丹巴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一位尿毒症患者正进行血透治疗。而在之前,需要透析的患者需前往200公里外的康定市接受治疗。

成都市成华区对口援建丹巴县后,派出200余名医疗技术人才支援当地。在投入2000余万元资金后,丹巴县人民医院相继建成医院综合大楼和血液透析中心。目前,该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共有9台血透机,年服务患者近3000人次。

作为甘孜州偏远的县城之一,得荣县面临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2022年7月,成都市青羊区在该县开设“树德实验班”,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上高原,并助力本地教师成长为一支“留得住、带不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2023年甘孜州调考中,得荣“树德实验班”取得全州学校综合排名总分第二的好成绩。

2012年以来,成都市温江区对口援建甘孜州色达县,在住房解困项目上先后投入资金5011万元,建设大泽乡、泥朵乡、色柯镇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该县安康社区是甘孜州易地扶贫搬迁新居建设中规模最大的集中安置点,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区变景区,温江区又投入援建资金320万元,在安康社区实施绿化项目,绿化面积达284亩,采用乔、灌、花、草多种结合模式,建成“民族团结进步友谊林”,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这样的例子并非个案。开展对口支援11年间,成都市始终坚持“发展打基础、民生打头阵”,以硬件、软件两手抓助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用惠民生、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增进受援地人民群众的福祉。

行动集纳成数据,数据体现出成效。开展“校校结对”深度帮扶,推动成都市500余所学校与受援地学校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带动受援地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深化送培送教、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支持职业院校共建共享,实现“9+3”职业教育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

持续深化成都14家医院与阿坝州、甘孜州县级医院“医联体”帮扶机制,持续向当地“传输”医疗管理经验,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深化医卫“传帮带”,累计诊疗受援地群众280万人次,开展手术示范2.7万余例,帮助培训医卫人员4万余人次。帮助做好高原疾病综合防治工作,开展流动医院卫生下乡活动,巡回诊疗患者150万人次,让群众在当地享有优质医疗服务;开展就业精准帮扶,举办招聘会203场,实现签约人员、转移就业6.93万余人。开展职业技能送培上门活动,培训群众1.21万人次,在受援地建成就业创业培训示范基地36个。

“我用火热一颗心,书写无悔青春……”这部名为《雪域“追光者”》的纪录片表达了成都市对口支援干部人才的心声,也记录了对口支援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共同富裕的奋斗历程。“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11年来,成都市1万余名对口支援干部人才战斗在川西高原,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在去村镇调研的路上、在抗震救灾的现场、在中考备战的教室里、在危重患者的病床旁,总能看到对口支援干部人才的忙碌身影,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被当地群众讲述,一曲曲奉献的赞歌在高原大地奏响。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2023年,成都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着力构建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帮扶格局,全力助推对口支援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踏上新征程,再续新辉煌。(图片由成都市委统战部提供)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