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行歌】若尔盖大草原 黑颈鹤的幸福家园
| 2024-07-05 来源:香巴拉资讯 | 分享: |

“刚才听见的黑颈鹤声音,大概在那个方向,我们过去看一下,这几天“鹤宝宝”在学步的阶段。”
每年5至6月,是黑颈鹤幼崽破壳和成长的关键阶段。不同的是,今年气温偏低,这让若尔盖湿地管理局的老朋友纳么玖和如科大叔,对“鹤宝宝”们多了一份担心。既要保护研究,又要顺应自然生长,其实是他们作为“保姆”的一种矛盾心理。

纳么玖告诉我们“每一个物种都是有自己的警戒范围,我们会以它的警戒范围为界,开展工作,避免有应激的反应。把我们影响降到最低。”

跟着如科大叔一起,沿着湖边摸索前进、爬上监测塔台眺望……也许是因为我们作为“不速之客”的存在,黑颈鹤一家始终没有出现。没有看到“鹤宝宝”,他有些“失落”。回到保护站休息时,翻起了自己的手机。飞回、产蛋、孵化,他详细记录了这对黑颈鹤多年来的生活轨迹。

这就是刚刚有破洞迹象的。

这是已经破壳的,毛茸茸的。刚出生的黑颈鹤只有100克左右。

除了对黑颈鹤的重点关注,若尔盖湿地管理局还借助6台“AI”数字监控系统,实现了对保护核心区监测保护的全覆盖。

从纳么玖口中,我们得知,整个若尔盖黑颈鹤的数量达到了2000多只,生态向好这个不是我们人说了算,更多的是因为生物多样性数量的变化,这就是最佳的体现。

从培育固沙林到高山柳沙障,治沙技术不断革新,对生态恢复的效果也持续突显。随着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若尔盖累计治沙面积已达到70多万亩。2019年同比2014年,减少11.58万亩,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如今,若尔盖湿地的黑颈鹤种群数量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黑颈鹤也把这里当成了它们的“家”。而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着生活在这里的万物生灵,守护着这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家园。
记者:杨威
编辑:高如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