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牧民变居民 开启“幸福模式”
| 2024-08-10 来源:微甘孜 | 分享: |
今年以来,按照甘孜州委“抓落实、看行动、见成效”总要求,全州上下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氛围火热,广大干部群众“闯”的精神强、“创”的劲头足、“干”的作风实。为全景式展现这一个个生动场景,2024甘孜州贡嘎融媒州县联盟主题采访新闻行动启动,结合“万千气象看四川”主题采访,深入报道甘孜州民族团结、城乡融合、民生改善、生态建设、文化保护、农牧产业、清洁能源发展等方面的显著成果和典型经验,各级干部弘扬“忠诚、担当、敬业、奉献、团结”的新时代甘孜精神,在推动发展生态民生稳定工作中主动作为,落实有形、行动有力、成效有感的生动实践。近日,第四批采访团赴色达、道孚2县蹲点采访。本平台即日起,继续推出“奋楫扬帆 绘就高质量发展甘孜画卷”系列融媒报道,在万千气象的细节中看甘孜的可期未来。本期关注《聚焦|色达:牧民变居民 开启“幸福模式”》
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是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也是群众的现实需要
甘孜州色达县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不断健全易地搬迁安置点配套设施
多渠道解决搬迁群众就医、就学、就业需求
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牧民变居民 放牧变务工
牧区生活变城市生活
“今天在家啊?这两天雨下得大,你们上山下山要注意安全哦,同时,有雨水也要注意草原防火,要像爱护自己家里人卫生环境一样爱护草原和森林。”这样的宣传是色达县安康社区副主任扎西彭措这两天的重点工作。7月的色达正值雨季,为了保证群众们上山挖虫草的安全,安康社区的工作人员们每天都要入户叮嘱。


穷拉措告诉记者,以前两个孩子还小,家里的收入全靠丈夫一个人,生活得非常困难。自从搬迁下来后,社区安排丈夫参加了公益性岗位,每月有固定的收入。应季的日子也可以去上挖虫草、贝母。现在学校、医院就在家的附近,孩子上学也都方便了。中央针对易地搬迁工作曾经提出“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改善人居条件,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色达安康社区自2017年建成以来,就一直秉持着这个原则,让牧民们搬迁下来不仅逐步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更是积极主动的务工创业。

走进俄穷的家,明亮的窗户、洁净的地板、整齐的家装倍感温馨,俄穷一家已经从曾经的牧民变成了居民。

搬迁下来后,俄穷的女儿就在街对面幼儿园上学,丈夫就在社区上班,她自己也摒弃家庭主妇的传统观念,通过学习考试成为了社区的一名网格员。一家人,白天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晚上回家看看电视,给女儿讲讲故事,俨然就是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

“搬迁过后感觉做什么事都方便了。丈夫在公司里上班,我在社区做网格员,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俄穷开心地说。
换一方水土 富一方人
从摇摆不定的游牧生活到安定宁静的社区,从破败旧居到敞亮新居,从苦日子到甜日子,安康社区六年来迎接了易地搬迁户235户,986人,是全州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按照市政标准,安康社区配套了供水、排污、道路、照明、绿化等基础设施。建有供排水管网12600米、太阳能路灯330盏、区域内部道路15条、公共厕所13座、垃圾集中收集点12个、生活广场5个,停车场4个,并建设1个社区服务中心。

同时,安康社区,采取“县委统管、镇党委分管、社区大党委协管、村“两委”主管、网格员直管”的管理模式,共治共享新格局。在保留搬迁群众户籍所在村集体经济分红的基础上,将3家商砼站、1家食品加工厂出让费作为安康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

2023年已累计为搬迁群众分红160余万元,人均实现增收679元左右,为社区居民持续增收打下了基础。
“安康社区是从2017年到2019年分了三批将偏远乡镇的无畜户、贫困户集中安置到这里。同时按照
搬得进、稳得住、能发展的理念在这里给老百姓安置了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项目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针对没有文化的、劳动力比较弱的群众仍然能够应季回到原乡镇挖虫草、贝母,适当的增加了家庭收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安康社区副书记古古介绍社区基本情况。古古胸有成竹地告诉记者,下一步整个社区还有两个集体经济项目在施工当中,建好以后集体经济分红可以作为一种保底的收入分配分给老百姓。

“搬”出来的幸福新生活
甘孜州着力写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近年来,全州持续推进“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以“强体系、稳增收、提服务、树新风”为抓手,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困难诉求;同时推动完善村规民约体系建设,切实做好便民服务、家庭卫生革命行动、移风易俗红黑榜治理等各项工作,努力构建团结和谐新社区。下一步,我州将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为支撑,持续抓好促进搬迁群众稳岗就业和产业培育等工作,持续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扎实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各项重点工作上台阶、见实效,让易地搬迁安置区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
截至2023年12月,全州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务工人数1923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6.4%,19个200人以上易地搬迁安置点有劳动力4676人,已实现就业4022人,就业率86.01%。800人以上安置区有劳动力1051人,已实现就业915人,半弱劳动力就业61人,就业率100%。

高海拔地区易地搬迁
是甘孜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建设美丽幸福新甘孜的生动实践
环境美了、生活便利了
老百姓的腰包鼓了、吃穿不愁、住房无忧
搬迁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干部和群众都将更加坚定信心
勇往直前地走好特色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