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登山产业见证青藏高原生态不断向好

2024-08-14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琳海 分享:

8月9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境内拍摄的藏野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 昂江 摄

历经连续6天的适应性训练和高海拔攀登后,11日凌晨,28岁的郑国瑞成功登顶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

“每次感觉快不行的时候,我都会逼自己一把。山顶温度非常低,大概有零下20摄氏度,这次我不仅征服了自己,也对大美三江源更加充满敬畏。”郑国瑞说。

郑国瑞是兰州铁路局银川供电段的一名司机,因为对雪山的热爱,第一次来到高原的他直奔玉珠峰南坡——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昂拉村。

玉珠峰是昆仑山东段最高峰,由于其接近性好,到达性强,冰川裂缝少,成为高山探险旅游者的热门“打卡地”。

曲麻莱县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生态地位重要,该县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黄河正源约古宗列曲发源于该县,涓涓细流一路向前,奔腾向海……

2020年8月27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境内拍摄的约古宗列保护分区石碑。新华社记者 李琳海 摄

立秋时节,驱车沿着215国道行走该县,高耸的雪山巍然耸立,江水穿过山岭涌起波涛,草甸绵延无尽……

“来到三江源,感觉受到了洗礼,看着草原上奔跑的野生动物,我们也要为这片净土做点什么。”郑国瑞说。

8月9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境内拍摄的藏野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 昂江 摄

他告诉记者,登山时产生的垃圾主要是水瓶和食物包装,出发前向导就要求每一位登山者准备一个塑料袋,最后将垃圾统一带回。记者在海拔5050米的玉珠峰大本营看到,队员们产生的生活垃圾有序放置在垃圾桶内,后勤保障人员定期将垃圾托运至山下进行集中处理。

据了解,曲麻河乡1.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乡所辖4个村的生态管护员定期对园区内垃圾进行清理。曲麻河乡乡长罗松才仁说,按照全域无垃圾及禁塑减废工作要求制定了每周定期进行环境清理工作机制,用心呵护牧民和野生动物共同的家园。

从位于昂拉村的玉珠峰国际登山小镇到县城有300多公里,一路上,藏野驴、野牦牛等自由奔跑。“近些年,我明显感觉到家乡的野生动物多了,草长得茂盛,很多干涸的地方湿地重现。生态变好,牧民家的牛羊更加健壮。”曲麻莱县叶格乡红旗村三社的牧民白玛谢拉说。

岗什卡雪峰是祁连山脉东段最高峰,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平均海拔4045米,最高峰海拔5254.5米,峰顶终年积雪,山体高大,集冰、雪、碎石和少量岩壁为一体,明暗冰裂缝分布在冰川之上,为登山者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

门源县位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青海省体育局冬季项目和户外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卫东说,每年岗什卡举办相关登山滑雪活动时,体育部门和当地政府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岗什卡核心区禁止人为开发活动,“通过这样的体育活动,我们要将绿色环保的种子种在每一个人心里”。

55岁的曹军安来自门源县皇城蒙古族乡东滩村,是青海浩门马文化开发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近年来举行的岗什卡国际滑雪登山交流大会等赛事吸引着众多滑雪爱好者。曹军安牵着马匹成为驮夫,赛事装备及物资需要从海拔3700多米的过渡营地运到海拔4350米的赛事大本营。

曹军安说,下山时,他们将遗弃在周边的垃圾统一回收带下山,有些垃圾“藏得很深”,甚至埋在了碎石下,他们也要将它抠出来。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韩强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试点建设以来,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草原以及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水源涵养功能持续增强。

数字可以佐证。据介绍,与试点前相比,植被面积增加51.27平方公里,生态系统固碳释氧量增加7.7%,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提升7.3%,生态环境呈现新面貌。

玉珠峰脚下,岗什卡之巅,如今登山大本营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地球村”。体育追梦者们不断用合作、用体育的魅力打破坚冰,在多样化基础上寻求共性,见证高原生态之变。

36岁的才仁塔兴来自昂拉村,随着登山产业的兴起,他创办了塔兴户外运动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从山脚下的孩子,到新一代登山人,才仁塔兴认为,是登山塑造了他的人生。

“是登山产业成就了当地牧民,我们要护好脚下的土地,让更多人在登山同时,看看三江源美丽的模样。”才仁塔兴说。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