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专家把脉西藏氧产业:高原旅游亟需突破“氧瓶颈”

2024-12-31 来源:光明网 分享:

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升级,西藏旅游业持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周边省份相比,仍面临规模小、产值低、旅游季节短等挑战,旅游供氧保障水平低仍是制约西藏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西藏供氧产业虽快速发展,但企业规模小、产品线单一等问题日益凸显,无法满足游客在旅游全程中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企业间缺乏有效合作,未形成完整的旅游供氧产品链条,商业模式亦不成熟,部分产品存在效率不稳、用户友好度欠佳等问题。

专家把脉西藏氧产业:高原旅游亟需突破“氧瓶颈”

(会议现场)

为推动西藏旅游供氧产业健康发展,充分释放西藏旅游潜力,近日,一场以“制供氧技术进步促进高原旅游产业发展”为主题的专家咨询会在京举行。中国科协“科创中国”高原供氧保障产业科技服务团组织制供氧、旅游、医学、人体工学等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展开跨学科、跨专业的产学研交流,开展科技援藏、产业援藏工作。

科技服务团首席专家、中国航空学会人体与环境工程委员会主任、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肖华军教授具有丰富的供氧理论和实践经验,长期致力于推动解决高原供氧问题。他分享了运用航空航天医学理念和人机与环境工程技术破解青藏高原缺氧损伤难题的经验,明确了“青藏氧调、压调对抗高原缺氧,顶用”;证实了“夜间弥散供氧降低海拔效果,可行”;展示了近年来弥散供氧、微压氧舱等技术在高原住宅、工程、户外等场景的应用效果和急救实例;并创造性提出未来在西藏建设“诺亚(弄压/氧)方舟”的设想。

专家把脉西藏氧产业:高原旅游亟需突破“氧瓶颈”

(与会代表合影)

科技服务团顾问、中组部第七批援藏干部、《援藏干部使用手册》作者、国家审计署二级巡视员李晓南认为,西藏政府应该把供氧保障作为像水、电、气一样的基础民生设施,惠及千家万户和进藏游客,监控产品质量,降低游客和居民用氧成本,让大众自愿用氧、付费使用。

科技服务团发起人、中国科协援藏干部、西藏科协学会部部长张晋香表示,西藏氧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科技的进步有望改变高原旅游生态、人居生态。在张晋香的大力推动下,由中国科协科创部支持,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牵头,组建起了“科创中国”高原供氧保障产业科技服务团,以科技力量助力西藏氧产业发展。

专家把脉西藏氧产业:高原旅游亟需突破“氧瓶颈”

(科技服务团专家进藏开展调研)

经过深入调研讨论,与会专家达成共识:业界应以高原游客需求为导向,政产学研、大中小企业形成合力。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建设基础设施,制定和贯彻相关标准和规范;高校和科研机构要重视高原制供氧场景体系整体设计,加强技术研发;大型企业应发挥引导作用,整合资源,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中小企业则应专注于细分领域,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

针对目前西藏旅游供氧市场无序竞争的现状,与会代表一致同意筹备成立高原供氧保障产业协同创新组织,促进各方携手合作,普及携氧旅游、微高压氧舱应急知识,解除游客赴高原旅游对高原反应的担心与顾虑。打通旅游供氧保障链条,从游客进入西藏的交通枢纽,到旅游景区、酒店、交通工具等各个环节,形成便捷、高效、用户友好的供氧保障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体验,推动西藏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