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新春走基层】热巴舞跃动雪域 非遗传承焕新彩

2025-02-13 来源:中国西藏网 分享:

新年伊始,在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尺犊镇的草坝上,乌巴村文艺演出队正在热火朝天地排练。尽管寒风凛冽,但激昂的鼓点和热烈的音乐,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60岁的阿尼,作为祖化热巴舞第七代传承人,对在此次市里组织的热巴舞比赛夺冠信心满满。提及热巴舞,这位老人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一边讲述一边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阿尼在跳热巴舞(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这一传承了千年的藏族传统舞蹈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融说、唱、舞、杂技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与悠扬舒缓的锅庄舞不同,热巴舞的腾跃、旋转动作极具视觉冲击力,鼓钹的铿锵声中尽显高原儿女的豪情壮志。每逢藏历新年或丰收庆典,热巴舞都是最隆重的文化盛宴,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2006年,热巴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丁青县也因此被誉为“热巴艺术之乡”。目前,全县已有68个村(社区)成立了热巴文艺演出队。

在阿尼的记忆里,小时候劳动结束后,兄弟姐妹们总会围坐在母亲身旁,听她讲述热巴舞的故事。从那时起,热巴舞的种子便在阿尼心中悄然种下。14岁时,阿尼开始跟随母亲学习热巴舞,这一跳便是46年。“农忙后,全村人围着篝火起舞,鼓声一响,疲惫都化为了力量。”他说。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尺犊镇乌巴村文艺演出队在跳热巴舞(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阿尼表示:“热巴舞深受群众喜爱,我希望用自己的经历传承和发展好这门艺术。”如今,阿尼在村里带领着40名学生,每年还会带着表演队外出参加十余场演出。令他欣慰的是,他的首批弟子已开始收徒教学,当地学校也主动邀请他的学生担任舞蹈教师。

32岁的索朗巴姆跟随阿尼学习热巴舞已有16年,热巴舞也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门。

索朗巴姆小时候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北京天安门,到北京看看是她小时候的梦想。因为学习热巴舞,她走出了村庄,走出了丁青,走出了西藏。2021年,她同村里的文艺队一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表演。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激动地说:“跳舞结束后,大家抱在一起哭,那是开心的泪水。”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尺犊镇乌巴村文艺演出队在跳热巴舞(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如今,热巴舞不仅是节庆活动的“标配”,更在全国各地绽放光彩。高原的阳光下,鼓声依旧铿锵。阿尼站在场边,看着年轻舞者飞扬的衣袂,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位与热巴舞相伴46载的老艺人深知,扎根于雪域高原的文化之树,正在新时代的春风中舒展新枝。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