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乡村振兴在青海】春暖坎布拉 番茄结硕果

2025-03-13 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

2月28日,在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镇的青海圣航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抬眼望去,整齐排列的番茄植株上,一颗颗圆润饱满的小番茄簇拥在绿叶丛中,红的似火,黄的如金,让人不禁眼前一亮。游客手持小篮,穿梭在田间地头,脸上洋溢着采摘的喜悦。

人群中,基地技术员赵天录的身影格外忙碌,他脚步匆匆,往返各采摘区域。“大家采摘的时候可得注意,动作一定要轻,千万别损伤了植株!要从果柄处轻轻摘下,这样既能保证果实完好无损,又能让植株持续茁壮成长。”赵天录不厌其烦地向游客传授着采摘技巧。

“这里的小番茄太好吃了,和市场上买的完全不一样。采摘不仅能体验到劳动的乐趣,还能品尝到最新鲜的果实,真是太棒了!”来自西宁市的游客沈强难掩兴奋,激动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随着天气逐渐转暖,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他们在尖扎的乡村田园间,一边欣赏着质朴的自然风光,一边享受着采摘带来的别样快乐。

尖扎县昼夜温差大,番茄日照时间长,有利于糖分积累。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滋养出的番茄口感清甜、皮薄肉脆、营养丰富。

赵天录投身番茄种植技术研究多年,对小番茄的品种、特性“门儿清”。“今年,基地种植的小番茄品种丰富。有红、黄两色的小番茄,还有普罗旺斯西红柿以及‘绿宝石’这个新品种。”

赵天录娓娓道来:“红、黄小番茄果实圆润饱满、色泽鲜亮;普罗旺斯西红柿个头稍大,切开后沙瓤紧实、汁水丰富,挂果率相当高,特别适合用来做菜,是百姓餐桌上的常见品种。‘绿宝石’果实呈碧绿色,在一众番茄中显得格外独特,且它的甜度最高。目前,番茄种植了共计10个大棚,普罗旺斯产量大,一个棚大约1万公斤,红、黄小番茄产量达到1000公斤。红黄番茄经济效益高,一公斤30元。”

为了提高小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赵天录在种植技术上不断创新。根据小番茄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引入先进的滴灌技术,精准控制水分和养分供应,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他还通过调节温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为小番茄创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他利用害虫的天敌和生物药剂进行防治,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了小番茄的绿色安全。

番茄产业的蓬勃发展,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尖扎县激起层层涟漪,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被吸纳到种植基地工作,在赵天录等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下,逐渐成长为掌握专业种植和养护技巧的行家里手,实现了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目前,这一产业已成功带动周边38位村民就业,不少脱贫户走上了持续稳定的致富道路。

对于农户来说,赵天录的技术支持无疑是他们的“定心丸”。直岗拉卡村村民文昌措感慨:“赵师傅手把手给予我们技术指导,政府组织各省农业专家现场教学,开设远程课程线上教学,学习渠道特别丰富。我们按照老师们的方法种植,小番茄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现在,我们的小番茄根本不愁卖,很多销售商都是提前预订,也有很多游客前来采摘,收入越来越稳定,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采摘经济不仅为基地带来了可观收入,也如同一股春风,吹旺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之火。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村民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温馨舒适的民宿,为游客提供特色农家美食,让游客在享受采摘乐趣之余,还能深度体验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宁静。

在丰收的喜悦中,赵天录并没有满足现状,“继续加大对小番茄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积极引进更多优良品种,探索更加绿色、高效的种植模式,不断提升小番茄产业的竞争力。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宽小番茄的销售渠道,让尖扎小番茄突破地域限制,走进更多消费者的家中。”赵天录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

番茄个头虽小,却在尖扎县的土地上结出了致富的“金果子”,引领尖扎乡村朝着更美好的明天加速前行。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