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华羚”酪蛋白:甘南草原上的“黄金密码”

2025-06-20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分享:

在甘南草原的晨光里,一杯热气腾腾的酥油茶中,竟藏着让世界瞩目的“黄金密码”。当记者走进甘肃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羚乳品”)的展示大厅,一块看似普通的乳白色奶酪,正以“酪蛋白”的科学身份,书写着青藏高原农牧民的幸福新篇。值得关注的是,这款凝聚着高原特色的乳制品,已成功通过“陇字号”品牌认证,成为甘肃本土优质农产品品牌矩阵中的耀眼明珠。

“陇字号”品牌认证有着极为严格的审核标准。从奶源的生态环境、生产加工的全流程监控,到产品的营养成分、安全检测等,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专业团队的严格把关。华羚乳品凭借甘南草原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优势,结合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将牦牛乳中的酪蛋白完美提取,其产品不仅符合“陇字号”的高标准,更成为了甘肃特色农产品的品质标杆。

一根奶酪丝牵起致富链

“这可不是普通的奶酪,它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8杯牛奶!”华羚乳品工作人员杨芳杰轻轻敲了敲透明展柜里的酪蛋白样品。这种在牛奶中占比80%的蛋白质,如同精密的“蛋白质积木”,在酸性环境或酶的作用下会“变身”凝固,成为制作奶酪、酸奶的核心元素。更令人称奇的是,它能像“营养缓释剂”一样,在人体内持续释放氨基酸,为运动健儿和术后康复者提供精准营养。

在海拔3000米的合作市,牧民扎西捧着刚卖完曲拉换来的现金笑得合不拢嘴:“10年前每公斤曲拉才卖1.2元,现在能卖66元!”这份甜蜜的变化,源于华羚乳品打造的“公司+科技+基地+合作社+牧户”的产业模式。通过数字化交易平台,牧民们的牦牛乳变身“数字资产”,交易信息实时透明,让“曲拉”这个藏语里的“奶酪渣”摇身变为“白色黄金”。

数据显示,华羚乳品累计投放牧区原料收购资金超110亿元,带动14.5万农牧户增收,户均年收入增长45%以上。在佐盖曼玛乡,970户牧民成为公司股民,每年能享受8%的保底分红。如今,甘南已成为全国86%的牦牛乳交易中心,酪蛋白产量占全国的90%,让62万牧民搭上了产业振兴的快车。

甘南的牦牛乳,脂肪含量适中,蛋白质丰富,富含多种矿物质与微量元素,被誉为“高原上的白金”。华羚乳品提炼出的“酪蛋白”被评为首批“陇字号”产品,它饱含的每一滴甘甜,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无私馈赠,也让甘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牦牛乳黄金产地。“陇字号”品牌认证不仅是对其产品品质的认可,更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甘南特色农产品的魅力。

解锁酪蛋白的N种可能

“我们的酪蛋白不仅能做美食,还能造飞机!”华羚乳品副总经理马自学的话让记者大为吃惊。原来,这种源自青藏高原的蛋白质,在工业领域同样身手不凡:航空胶黏剂、环保涂料、陶瓷金属镀层……酪蛋白凭借出色的黏合性和稳定性,正在替代传统化工原料,成为绿色工业新宠。

在食品领域,酪蛋白可以做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的嫩滑度和口感;在运动员补给站,酪蛋白缓释蛋白棒成为“肌肉充电宝”;在医疗领域,酪蛋白磷酸肽在骨质疏松防治领域的研究正在推进。

马自学告诉记者,华羚乳品自1994年创立以来,始终坚守以牦牛乳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大健康理念为引领、以带动牧民群众增收致富为初心和使命。华羚乳品主要产品有牦牛乳酪蛋白系列、牦牛乳奶粉系列、微生物培养基系列等3大类50多个品种。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产品远销美国及欧盟、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从草原到实验室,从餐桌到航天工程,酪蛋白正在演绎着新时代的“丝路传奇”。在华羚乳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创新力量,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青藏高原写下的生动注脚。这根小小的奶酪丝,正编织着农牧民的幸福梦。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