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多个物种新记录

2025-07-04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

在保护区内子梅村附近监测到黑麝的清晰活动影像。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7月3日,记者从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共同组织的贡嘎山植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已收官,科研人员发现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珍稀濒危植物,其中多个物种为贡嘎山的新记录、新分布。

本次科考活动历时10余天,涵盖贡嘎山区域的干热河谷、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阔混交林、亚高山阔叶灌丛及高山草甸等多种典型生态系统。经过初步整理与鉴定,科研人员发现软叶筒距兰、三裂碱毛茛等贡嘎山区域的新记录种。其中软叶筒距兰喜明湿环境,此前记录分布于我国台湾花莲县等地,四川境内首次发现该物种是在九寨沟县;三裂碱毛茛多分布于四川西北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盐碱性湿草地。

科研人员还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独叶草的超大野生居群。该居群保存状态优良,个体数量庞大,初步估计逾万株。独叶草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仅分布于四川、甘肃、云南及陕西,反映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前的古老植物区系分布情况。这一发现为制定针对性保护策略、深入探究该植物的生态适应机制提供珍贵线索,对推动珍稀物种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记者从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日,在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西华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的野生动物调查中,科研人员在保护区内子梅村附近监测到黑麝的清晰活动影像,这是四川首次发现该动物分布。黑麝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十分稀少,国内记录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等区域,国外多见于不丹、缅甸北部和尼泊尔东部。此次发现,使四川有记录的麝类物种从2种(林麝、马麝)增加到3种。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素有动植物宝库之称。近年来,省林草局组织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与科研单位联合开展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更新至65种。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