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学院师生赴理塘县开展乡村文化调研与艺术创作实践
| 2025-07-07 来源:香巴拉资讯 | 分享: |
7月5日,由四川民族学院在校师生、西华师范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优秀毕业生组成的创作采风团一行抵达甘孜州理塘县木拉镇,正式开启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校地联动,共筑文化振兴新起点
木拉镇作为理塘县重要的农牧业乡镇,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此次合作将为当地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专业支持。四川民族学院带队教师李国旭表示,学校始终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此次实践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艺术创作赋能乡村发展,助力木拉镇打造文化品牌。

深度调研,挖掘乡村文化基因
7月6日,活动承办方黄烟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威带领师生深入哈拉村、细忠村、则工村、热拉村、格西村、作尼村等六个村落,开展系统性的村情村史调研。调研过程中,师生们通过走访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老党员、非遗传承人、农牧民群众,全面了解各村的历史沿革、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及乡村治理实践。

黄威介绍,这些村落保存着完整的康巴文化生态,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宝库。“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希望为师生提供最真实的创作素材,同时也期待艺术作品能成为外界了解木拉镇和理塘的窗口。”他表示,黄烟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来通过“党建+产业”模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此次与高校合作将进一步激活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艺术赋能,助力乡村文化创新表达
据悉,采风团队将以此次调研为基础,将围绕“幸福木拉·振兴画卷”主题展开艺术创作。结合该校在助力乡村振兴各领域的实践经验,创作内容将涵盖绘画、摄影、摄像采风等多种形式,计划在木拉镇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全方位立体化展示木拉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的实效。
“我们希望通过艺术创作,让‘养在深闺’的高原乡村文化‘活起来’‘走出去’,让涉藏地区群众的幸福生活感动每一个人。”李国旭老师表示,创作成果或将通过线上线下展览、文化节等形式进行展示,同时纳入学校教学案例库,推动民族文化教育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度融合。

近年来,该校通过参与丹巴县红色文化长廊建设、理塘县“三下乡”社会实践等项目,持续探索“艺术+乡村”的振兴路径。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在文旅产品开发、非遗保护、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长期联动,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黄威,滑睿熙,龚莉茹,王璐
编辑:高瑞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