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在保护物种资源的同时,亚东县引导发展特色经济——亚东鲑鱼:冷水鱼激活“热产业”

2025-07-0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


图为在亚东鲑鱼智能循环水养殖车间里,一尾尾亚东鲑鱼在清澈的循环水里畅游

亚东,藏语意为“急流的深谷”。在亚东县上亚东乡至下亚东乡及康布玛曲近20公里雪水奔涌的深谷之中,一群群“运动健将”逆流而上,清洁的水质和酷爱冲浪的习性造就了它们细嫩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当地群众历来爱吃这种被称为“花点鱼”的亚东鲑鱼,曾一度因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恶化而导致数量急剧减少,于1992年被列入自治区二级重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

如何在保护这一珍贵物种资源的同时,开辟一条发展特色经济的新路子,让亚东鲑鱼成为增加群众收入的新引擎?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当地农牧民开启了长达十年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利用的人工繁育亚东鲑鱼之路。

产业开启:从珍稀保护到人工繁育

“亚东鲑鱼比其他常见的冷水鱼娇贵得多”,西藏高峰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洛松卓玛说,首先,水质要清澈无污染,并且一定要活水养殖;其次,要在长达100多天的孵化期里,提高受精成功率,在出眼出膜期解决大规模感染等问题。

这些原因导致人工繁育亚东鲑鱼一直是个难题。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政府引导下,当地农牧民开始尝试人工繁育鲑鱼。从养牛羊到养鱼,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最初的成功率并不高。

直到2015年,在上海援藏力量的帮助下,上海海洋大学专家团队应邀来到亚东,用了3年时间先后攻克亚东鲑鱼人工繁育技术和人工驯化技术等瓶颈难题。

此后,亚东鲑鱼养殖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发展——

2015年,建立亚东鲑鱼繁育基地;2016年至2018年,建立4个养殖合作社;2019年,建成生态产业园;2020年,建成亚东鲑鱼健康养殖区;2024年,建成集加工、冷藏一体的水产加工车间……

如今,亚东县已经建成了以1座立体生态产业园区、1个种鱼繁育基地和4个养殖基地为基础的产、学、研平台,形成了人工繁育—养殖—冷链储运—加工—线下销售“一条龙”产业链,辐射带动全县857户2300多人实现增收。

在位于上亚东乡三岗新村的亚东生态产业园内,西藏高峰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亚东鲑鱼的品牌宣传、冷链运输、后期销售、产品开发等业务。记者随洛松卓玛进入智能循环水养殖车间。洛松卓玛介绍,这里的水都是从玛曲河引进来的,先沉淀排沙,再进行净化、增氧,最后经过消毒注入缸内。

来自下亚东乡切玛村的生产部负责人格桑达瓦,是第一批学习并掌握繁育养殖技术的本地村民,“当时我还在做边贸生意,听说可以‘以工代训’学习亚东鲑鱼养殖技术,我和爱人拉潘就都参加了学习,不但拿到了补贴,还学到了养殖技术。”现在,格桑达瓦夫妻二人都是西藏高峰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骨干,负责鱼苗孵化、驯化和配药等,年收入20多万元。

从农民变渔民,从村民到工人,经历过初期的创业阵痛,亚东农牧民吃上了“鲑鱼红利”。

走出困境:从3.8万尾到160万尾

亚东生态产业园鲑鱼繁育基地的幼苗孵化区内,一排排蓝色圆筒里漂游着一群群小鱼苗,养殖员琼达正在打捞饲料残渣,“此前已经投喂了一次,现在基本上吃饱了,没吃完的饲料不能留在水里,容易污染水质,要赶紧捞出来。”琼达是下司马镇居民,从2015年开始学养殖技术,对鱼苗食量的把握比自动投喂机还“精准”。

“这批鱼苗度过平游期后就要免费发放给合作社,在合作社养到1斤左右再回收育肥、加工、集中销售。”洛松卓玛说,今年预计发放鱼苗100万尾以上。而在2019年,这一数据仅为3.8万尾。

记者了解到,2020年前,虽然亚东鲑鱼的孵化问题解决了,但苗种培育成活率非常低,近千万鱼卵的出苗量不到10万尾,加之当时还未开发出亚东鲑鱼的专用饲料,开春鱼病防治不到位,亚东鲑鱼产业一度深陷困境。

2020年春夏,亚东鲑鱼产业遭遇一场危机,也是产业发展的转机。当时,养殖的亚东鲑鱼暴发疾病大规模死亡,最严重的养殖池每天死亡五六百条鱼。“是黄海所的专家帮助了我们。”洛松卓玛说,当时,了解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病研室长期从事水产养殖病害防控工作,经验丰富,亚东县特地邀请了该所专家从饲料营养、病害防控、疫苗研发、健康养殖等方面给予科研技术保障,使鱼苗孵化、培育成活率大幅提高。

此后,亚东鲑鱼鱼苗孵化数量连年攀升:2021年60多万尾,2022年90多万尾,2024年一举突破100万尾,达到160万尾……

“去年我们的鲑鱼成活率达到32%,给合作社发放的鱼苗多了,回收的量也大了,目前存量有40吨左右。”洛松卓玛说。

与此同时,合作社的鱼苗养殖成活率也在逐年提高。

在下司马镇居委会鲑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里,十几座池子依河而建,社区党支部书记普布旺堆指着一池鱼说:“这是2022年拿到的鱼苗,11月底就可以销售了,保守估计收入40多万元。”

产品多元:从活鱼销售到生鲜加工

走进亚东生态产业园里的水产加工车间,崭新的加工设备一应俱全,展示柜里放置着鱼块、鱼饼等亚东鲑鱼的加工产品,令人赞叹不已。

得益于2024年亚东鲑鱼人工繁育的大丰收,亚东县建立了亚东鲑鱼产品加工车间,这是我国第一条专业的亚东鲑鱼产品加工线。

虽然亚东鲑鱼美名在外,但以往受限于孵化技术,鱼苗和成品鱼数量不多,只能销售活鱼,除了在亚东本地售卖外,主要销往日喀则市和拉萨市。

2023年,西藏高峰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宝贝优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一笔1000多万元的销售合同,每年在区外销售10吨活鱼,打通了亚东鲑鱼区外销售活鱼的渠道。

现在,随着育苗和养殖技术的成熟,亚东鲑鱼鱼苗和成品鱼数量剧增,为解决下游产品和销售问题,西藏高峰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和模式。2023年,政府投资500万元建设加工冷藏一体的水产加工车间,年产量10吨以上、产值320万元,有效解决了亚东鲑鱼产业产品单一的问题。

今年4月,由西藏高峰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第一批1500多袋亚东鲑鱼鱼块、鱼饼产品在亚东县上市。“上个月,罐头、鱼块、鱼饼等亚东鲑鱼产品的销售额4000元左右。”在位于亚东县城滨河路的亚东特产专卖店里,销售员德央介绍说。

近日,自治区农科院水产所课题组传出好消息,三倍体亚东鲑制种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据了解,三倍体鱼通常具有生长后期快、饵料转化率高、肉质营养丰富、无繁殖能力、生态安全性高等特点。听闻这一消息,洛松卓玛高兴地说:“目前亚东鲑鱼只能在亚东进行人工养殖,三倍体制种技术后,我们就能扩大亚东鲑鱼养殖范围,既提高了产量和效益,又能保护亚东鲑鱼核心种源安全。”

采访结束时,只见产业园办公区人来人往,洛松卓玛告诉记者,公司正在招聘主播,计划组织开展直播带货。看来,亚东鲑鱼加工产品很快就将成为区内外更多人餐桌上的“新宠”。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