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西藏昌都:传统藏医药的现代传承与高原健康使命

2025-08-03 来源:中国西藏网 分享:

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连接藏川滇青,以壮丽的横断山脉和奔腾的三江并流闻名于世。这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海拔2000米到5000米的垂直气候带,为各类植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科学考察显示,这里拥有药用植物1200余种,其中高原特有品种占38%,包括冬虫夏草、红景天、藏红花、雪莲花等,是珍稀藏药材生长的天然宝库。西藏仙露藏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仙露藏药)就位于此。

图为西藏仙露藏药有限公司

昌都的医药历史可追溯至吐蕃时期,公元8世纪,宇妥·宁玛元丹贡布在编撰《四部医典》时,就曾游历昌都地区采集药材、验证疗效。位于昌都的强巴林寺作为藏东第一大寺,其曼巴扎仓(医学院)成为仙露藏药最早的孵化器,僧医们在这里研习《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经典,将药材辨识、炮制技艺与佛教哲学融为一体。

史书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昌都类乌齐寺高僧桑吉温创作《药方集要》,系统整理了当地80余种特色藏药配方。其中以“仁青常觉”“七十味珍珠丸”为代表的珍贵复方,工艺复杂,成为寺院秘不示人的镇寺之宝。这种封闭式的传承模式虽然保护了知识产权,却也限制了藏医药的普及发展。

1957年昌都地区人民医院藏医科成立,1987年昌都地区藏医院成立,同时隶属的藏药厂正式建厂。1992年,在藏医药学家措如·才郎的指导下,昌都地区藏医院成功将“水银洗练法”与现代技术结合,研制出第一批珍珠七十丸、仁青常觉丸、旺日西嘎曲登丸等名贵藏药制剂。

图为仙露藏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2024年4月,原昌都藏药厂改制为西藏仙露藏药有限公司,“仙露”意指延年益寿的甘露。企业引进了全自动丸剂生产线,年产量升至70余吨,标志着传统藏药正式走向产业化道路、批量走向市场。

企业建立了覆盖全地区的GAP(良好农业规范)种植基地,在类乌齐县实施“万亩藏药材轮作计划”,既保障了原料供应,又避免了过度采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保留核心工艺的同时,引入现代质量控制技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监控炼制全过程,使复杂的传统工艺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图为西藏仙露藏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质量控制体系构建是另一大亮点。企业建立从药材种植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追溯系统,每盒药品都可查询到原料产地、采收时间、检验数据等信息。在重金属控制这一藏药国际化的关键瓶颈上,科研团队通过改进炮制工艺,使成品中汞、砷含量低于国际标准。

图为西藏仙露藏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民族医药在治未病、健康养老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目前,仙露藏药已经注册成立9家连锁诊所,并筹建“昌都藏医药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计划提供“藏药浴、藏式灸疗、藏医食疗”等特色疗法,与昌都的雪山、温泉资源结合,打造国家级健康旅游目的地。

图为西藏仙露藏药有限公司藏香生产车间

仙露藏药的发展,是传统医学在当代社会寻求的突破。从寺院医明学院的经卷传承到现代化制药工厂的车间生产,从走村串户的行医方式到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仙露藏药正以其特色疗效和文化魅力,讲述着世界屋脊上的医药故事。回望来时路,仙露藏药在坚守“天人相应”核心理念的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现代科技,折射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横断山脉的雪峰,采药人古老的歌谣又在山谷间回荡,而现代化工厂的机械正将这份雪域馈赠转化为呵护人类健康的福祉——传统与现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奏响和谐的生命乐章。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